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全部文章 / 正文

九寨沟萝莉余海堂|三舅舅 【散文精选】柳向荣|诗人与宰相-同心文艺

时间:2018年06月25日 | 作者 : admin | 分类 : 全部文章 | 浏览: 556次

余海堂|三舅舅 【散文精选】柳向荣|诗人与宰相-同心文艺

同心文艺
散文连珠
诗人与宰相

柳向荣 现供职于同心县委政研室,宁夏诗歌学会会员,宁夏作协协会会员。
写作《大唐十八相》,我给自己确定了一个基本原则:诗人+宰相剑魔重修。也就是说,每一个写作对象既是诗人,又是宰相。开始以为这样的条件应该是比较苛刻的,可是随着写作的不断深入,阅读量的不断跟进,才知道自己的无知。一个以科举入仕的时代,又是一个以科考诗赋为主流的时代,怎么也不会缺乏诗人宰相的。可以这么说,在大唐帝国,不是每一个诗人都一定要官做到宰相,但是绝大多数宰相都会写诗。
据《新唐书》记载,大唐帝国289年,有名有姓有传记的宰相就有369人,涉及宗族98族,其中57人两次入相,12人3次入相,韦巨源、姚元之、韦安石等3人4次入相,萧瑀、裴度、崔胤等3人5次入相,进位三公三师的71人,宗室亲王担任过宰相的20人,以军功进位宰相的20人,以宰相及前宰相迁者27人,以恩泽进位的4人。在这样一个盛世王朝中,即便是加上“诗人”这样的桂冠,来选择18位宰相,也是很宽泛的。大唐帝国可以说不缺诗人,不缺宰相,更不缺诗人宰相。要选18位,不说是大海捞针,也是百里挑一。
如此,在确定写作对象上,就难免要颇费些周折。海量阅读成为必须达到的一个标准,尽管这根本就是一个无法衡量的标准。但是,没有海量阅读,要做这件事,几乎也是不可能的。好在,我手头有一本清人沈德潜编著的《唐诗别裁集》,已经翻阅了十几遍,可以作为我找寻对象的索引。但凡官至宰相的诗人,我都给做上标记。随后,再去查阅他们的传记、诗集,作一些必要的阅读。这项工作处在断断续续的阅读与写作中,但我始终保持着构思上的总体连贯,始终保持着写作状态上的持续连贯。我知道我的坚持所在江南京华梦,我的性情所系。在第一稿里,18位宰相诗人中,有唐玄宗李隆基和中唐宰相陆贽。我很欣赏宰相诗人陆贽的文才,因为他的才情让那些本来枯燥乏味的诏令,变成一篇篇美文。在那个动乱的年代里,还能让已经举起反旗的藩镇放下屠刀,还能让人心不古的将士们留下感动的泪水。我因此相信真诚的力量眉县吧,相信文学的力量,相信信仰的力量。在写作陆贽的过程中,我仿佛在写自己。后来又害怕写成自己。于是,我给自己定下一个写作标线:写出一个有个性的诗人,一个有情怀的宰相,写出属于他们那个时代的命运与担当。这篇文章发表在《宁夏日报》副刊上,又被中华书局出版的《月读》转载。再就是唐玄宗李隆基,他做过睿宗时的尚书令,又有诗入选《唐诗三百首》,应该算是个重量级选手。后来考虑到他太过特殊,只好另作安排。最终作出较大调整的真正原因是,在阅读李泌和裴休的传记中,发现他们俩必须涉及到。李泌信仰道教,裴休信仰佛教。大唐文化波澜壮阔,必须要反映道家文化和佛家文化在大唐帝国中的影响。尤其是大唐帝国的真正强大,最重要的体现,就在于中华文化的高度自信。不写这两位宰相,就不能体现这一特点。如此一来,调出去的宰相诗人,恰好就是李隆基和陆贽。
2013年9月,我有机会去了一趟湖南,专程考察了岳麓书院和南岳衡山的邺侯书院、磨镜台等文化遗迹。主要目的是接地气、把文脉。在对中国书院文化的感受中,对中唐宰相李泌和晚唐宰相裴休,这两位一道一佛文化名人,有了更深刻更实在的体会,也让我把他们俩确定为写作人选更加自信。按照我的理解,这18位宰相是能够体现整个大唐289年风云激荡、兴替浮沉的基本历史面貌的;是能够体现大唐文化特别是儒释道文化,从冲突走向融合的基本面貌的;是能够体现大唐数百名宰相,这个群体的整体文化融合趋势的;也是能够体现他们极具个性特征的心路历程的基本面貌的。我说的这四个“能够体现”,当然也是一个粗线条的大概轮廓而已。
在这10年里,我较为系统地阅读了《旧唐书》《新唐书》和《全唐诗》。这三本书是我写作的“奠基石”,一切史料的来源,基本上都出自这三本书。为了使所引用的史料更具真实性,更有逻辑性,在相互比较和印证中,我还参考了《贞观政要》《资治通鉴》《唐诗纪事》《唐诗三百首》等一些传世经典,还有《话说中国》系列丛书等等。同时,我害怕自己的理解有失偏颇,尽量多地翻阅了一些专家学者的学术成果,让我对所选择的写作对象把握得更精准些。但是,我始终坚持我对原著的个性把握,坚信我对宰相诗人的自我认知。我始终警醒自己,不要偏离既定的写作方向,不要迷失在所谓的史学与诗学的浩淼烟波里。走自己的路,说自己的话,谈自己的感受,把这次写作当作一次很自我的文化历程。因为,我们阅读的史书,本来就是历代文人的“文学作品”,远不是历史事实。历史的真相,只是潜伏在娓娓道来的文字叙述中,需要我们凭借灵性和智慧去体验和甄别。
之外荆慕瑶,我很清楚我的写作,只是一种文学创作,不是历史研究。我所选择的写作对象,固然要有“宰相”这样一个政治地位湉晨,但我更关注的是他的诗歌品位。我所要揭示的是诗人的“真性情”,在宰相的“真本事”中,究竟发挥着一个怎样的作用?在他们所撰写的奏章中,在他们所参政的决策中,有着他们创作的怎样的“诗句”在里面?做官、作诗与做人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心结”在里面?我以为,作为一个官员,在政局中毕竟是一粒棋子。但这个棋子是有个性和性情的。我力图把所选择的写作对象,描述得更真实一些,更个性一些。让他们在政坛上,一个个都很生动地呈现出自己的性格来。政治地位和文化品位,在名利得失间能否找到一个平衡点?政治理念和个人性情,在沧桑人世间能否找到一个平衡点?究竟是文化装点了政治,还是政治丰富了文化?亦或是相反?这些抽象的思考,也许就在这一个个生动的个体中,能够找到一些答案。哪怕只是一些启示也好。
文品即人品。我想在品诗中,在品史中,能否品出诗人的人品,品出宰相的风度,品出历史的醇香来?诗人与宰相两个身份,集中到一个人身上,究竟会是怎样的一种状况寤寐求之?从品诗中固然能品出诗人的性情,但能不能品出宰相的人品呢?作为一个诗人,人们评价的是才情的高下;而作为一个宰相,人们评价的是历史的功过。两种不同的评价标准,该如何权衡其间?好在人们对品性的理解,还是比较宽泛的。诗品、人品,在人性的层面上自有契合。人既是感情动物,也是政治动物。人对政治的期望,往往是道德的。但期望本身是感情的。期望值越高,道德感越强,对政治的诗性就会越浓烈。譬如孔子说过:“政者,正也。”这当然不是说,政治家都是正人君子,也不是说政治体制就是公平正义。这个加上了“文”字旁的“正”,所构成的“政治”,是一种追求公平正义的精神寄托,是一个塑造正人君子的文化状态吊单杠的好处,是一种实现公平正义的人文实践,是一个完善正人君子的诗性追问,是一种正在进行时而不是已然完成时。一句话,政治之所以能够存在,就在于人们对公平正义和正人君子有追求、有期冀、有抱负、有信仰。因此,衡量一种政治体制的好坏,能不能满足人们的这种现实需要和精神需求,无疑是其中的应有之义。从这个意义上讲,政治家最好是由这种文化人来担当,似乎更接近“政治”的本质。当然,这只是一种理想状态,与现实生活还是有出入的。老天从来就没有造就出一个完人。每一个帝王宰相都基本上是“带病上岗”,无论从禀赋、性格、嗜好、修养或品德上都良莠不齐。即便是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出来的各级官员,也不会是十全十美的。因而,这个“文”字旁的寓意,还有着围绕核心价值进行教化的意义。于是,围绕“正”而进行的一系列政治活动,很大程度上其实是一系列的文化活动。如诏命、制令、礼仪、封禅、祭祀、歌赋等等,就显得很有意义,很有必要。由是说,文人做官就自然而然豆豆龙歌词。诗人当宰相,似乎更加理想。大唐帝国恰好是一个以诗取仕的帝国,一大批诗人走向了宰相的高位,缔造了一个中华民族最为辉煌的时代。但这绝不是一条通则,不是说诗人当宰相就能够这样。南唐后主李煜是一个优秀的诗人,却把一个美丽的南国给输掉了;北宋徽宗是一个不错的画家,却被金国掠去囚禁在井底。类似文艺人才,走向权力的祭坛,就会被刚硬的权杖击得粉碎,连同他所代言的帝国也一同遭到毁灭。因此,我们不要如此简单得出结论。复杂也许更加绚丽,更值得回味隋雨蒙。
《大唐十八相》还有一个历史线索,那就是基本对应大唐289年中的20位帝王。除了高祖李渊时期的宰相没有选入,其间的十几位帝王时期的宰相基本上都有选入。同时,为了描述他们的个性差异,还给他们找来了配角,或同志或对手,在比较中区别他们的差异,感受他们的不同。譬如在写许敬宗这样一位才子奸相时赵守镇,同样被史学家定性为奸佞之臣的李义府,就在他的传记中出现了。两个人既然都被认定为奸臣,为什么他们的命运有着天壤之别,一个享尽世间一切荣华,一个被贬死他乡?这种截然相反的命运遭遇,在他们的诗歌作品中又有几分可以把握?再譬如写晚唐著名宰相李德裕时,必然要涉及到“牛李党争”,自然就会在这一章中,提及他的父亲李吉甫这位“牛李党争”的肇事宰相,必然要提及牛僧孺、李宗闵这样两位“党争”对手。再譬如写创造了“郑五歇后体”诗人宰相郑綮的时候,我已经打算拿他作为最后一个宰相来写了。但是,因为他的“歇后体”诗所具有的预言性,索性把末代宰相来个“烤羊肉串”,找来裴枢、崔胤、柳璨等自称“负国贼”的几位宰相给烤成串,一并随着大唐帝国的覆灭而化为灰烬。也就是说,真正垫底的诗人宰相是郑綮,他以诙谐的“歇后体”诗歌,为大唐几近荒唐的晚照唱响了挽歌。他过早的谢幕表演,让最后一位才子宰相柳璨的负罪感,显得不再悲壮,只剩下可怜。因此,虽然以18个宰相为主,所涉及到的宰相,实际上远远超过这个数。
在力图展示大唐18个宰相的诗人才情中,我无意间触及到了一个很核心的问题:以“安史之乱”为分水岭,大唐帝国将近三百年历史,由盛而衰为什么刚好各一半?一个走向衰败的帝国,何以苟延残喘了一百多年?这里面究竟潜伏着怎样的历史周期律?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固然是人民群众,而发挥这种力量的载体又是什么呢?
我究竟要写些什么?迷茫、惶恐伴随着亢奋和激动,突然间让我的写作变得无足轻重起来。
Part
2
三舅舅
三舅舅

余海堂 汉族,宁夏作家协会会员。现供职于同心县农电服务中心。
2013年夏天的一天,老家有人打来电话,说我三舅舅去世了?三舅舅岁数六十岁刚过些的样子,听说是急病发作没能得治而去世在银川的医院里?在四年前,三舅母已先他而去,活了还不到六十岁,在一场并不起眼的疾病里去世?老两口在几年的时候里先后离去,给村民们增加了唏嘘感叹,给子女们验证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古训?
三舅舅的离世让亲人悲痛。母亲兄弟姐妺八人,从此少了一人?
三舅舅自小体弱多病,农村中常传说有各种虚幻的东西存在于另一个时空,体弱的人正不压邪,能看到那些不干不净的东西?黄昏余光将尽,夜色渐黑的时刻,大人们召唤玩耍的孩子们回家吃饭,袅袅的炊烟和着驴叫羊咩的声音,大人们大声地呼唤着孩子的小名:“狗蛋?花花,回家吃饭来!”那个时候,也就是四五岁的三舅舅会对着外奶奶说:“妈,猫蛋在窑巷上,也叫回来吃饭?”外奶奶知道这孩子又在胡说,赶紧把他拉进窑内,外奶奶前段时间夭折了的一个孩子就叫猫蛋静宁天气预报?家里人就知道这小孩眼睛不净,只是将他管得更紧些,在正午和傍晚阴阳交替的时分薄暮晨光,尽量不要他出来走动?据说,眼睛不净的人,能看到另一个空间的物象,付出的代价是自己身子的羸弱甚至是一生难以通畅的命运,这类事据说是上天造好的?
体弱和神秘伴随着三舅舅长大?钟若涵三舅舅成人后,他几乎成为周边几个村子的预测师?村民们在乏味平淡的生活之余,总喜欢讲点或听点有趣的鬼故事?在冬日暖阳的照射下,倒倒闲话,说说是非,什么张家的媳妇不会过日子,李家的儿子是个现世宝,也是交流也是宽慰自己,希冀能对困苦的生活有所解脱,常带着猎奇的心态要三舅舅讲一些故事?三舅舅就会讲他的各种亲历,让听的人又想听又后怕?例如,他前几日夜里出来洒尿,看到大路上谁人的身影在徐徐走过,这正是某久病卧床的村民,大约没有几天时间了?第二天,出于乡情友谊,更多的是故事的影响,村民们就纷纷拿着罐头饼干礼物去看望一下病人,不几日,久病卧床的那位就离开了人世?三舅舅有时在夜里会看到村子里某个旺生生的人,甚至是健壮的年轻人,在三更半夜时分寂寞地从村庄穿过,村民们都知道这是一件细思极恐的事情?事情还没有发生,真就是未卜先知,往往过些日子,真就有惊人的治验?渐渐地,人们最担心的是三舅舅在某个夜间看到自己的影子樊桐舟,也不愿意再让他讲这类故事,有些大胆的活了七老八十的,活得略显超脱的,也就故意和三舅舅开个玩笑,问三舅舅夜里洒尿看到自己了吗?
老天给了他一个羸弱的身躯,和一双据说能看到另一个世界的眼睛?现在想来,三舅舅应该从事某些与之有关的行当,当个半仙?神汉及类似的职业,或许还可以利用一下上天“赐予”的秉赋?或许如气功师的特异功能,不利用不开发,会在某个年龄段自然消亡?
三舅舅仍是老老实实地过着一个农民务实的生活,以后只是听说三舅舅时常为光阴发愁,这点神秘故事,也如同一个诗人不再写诗,诗情消耗在柴米油盐之中,脸上已没有了诗人的灵性?
三舅舅生有五个孩子,全是儿子,看着一顺子的五个儿子再没有翻过的意思,也就再没有了要生女儿的奢望?
儿子一个个挨着一两岁,吃饭时吸溜溜的响声让家里热气腾腾?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三舅舅的光阴自然很艰难,当时已经包产到户了,三舅母在家经营那几十亩薄地,三舅舅出外打工,叫“搞副业”,在当时,出外打工总是个辛苦活计,能在家里过上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日子,谁也不愿出去的,出外的人大多是家境逼迫的?
三舅舅的儿子们慢慢地长大,像一只只嗷嗷待哺的小燕子,土地的产出不能糊口,三舅舅的担子重了起来?在亲戚的介绍下,他在城里的某建筑工地干活,三舅舅一直认为自己得病与当初长期居住在阴暗潮湿的工棚里有关,几个月以后,他的胳膊开始疼痛,伤口流浓,不能自愈,后在大医院查得是骨结核,慢性病?以后的日子,手臂已不能参与重体力劳动,大多时间吃药打针输液,根据经济情况和药物的维护而时轻时重,多年终没能彻底治愈?在农村,在靠天吃饭的土地上,有着五个孩子的家庭,加之一个病男人,再勤劳的能操持土地的女人也无法将日子过得更好?村民们宽慰他们,大多是这样的话,“现在苦点不怕,将来儿子长大,你们是最有福的?”三舅舅两口子就靠着这样的信念将日子一天天地打发下去,孩子们变成了他们最大的寄托?
穷家出贵子,孩子们倒是很听话,也有规矩?我是大外甥,在十五六岁考上了中专的时候,春节去上门给舅舅拜年,那时很志得意满,也是炫耀自己出息和将来有前途的样子?三舅舅招待我们吃饭,过年了,馍馍油饼之外,也只是多有一碟子肉,数量不显得很多?因为平时上学不多见面,几个大些的表弟也和我很生疏,他们在屋内看着我假装体面的样子?我让几个表弟一起上桌来吃饭,三舅舅说你不用让他们红豆吉他谱?舅舅以我为榜样,教育表弟们要向我学习,同时感叹着各种原因表弟们先后辍学,我就看到表弟们极听话,都话语不多,眼里露着怯生生的表情?
我工作后,因为学的是电气技术,会修点家用电器,三舅舅有次郑重地说表弟们长大了,希望我能带着他们修电器,找个出路?其实我工作后再没有修过家用电器,也成不了这方面的师傅?以后知道,表弟们相继长大后,搞汽车修理?建材?收购?养羊?开小卖部等吃苦务实的营生幽灵樟宜,家里也渐渐好了起来?
也应了家乡人常说的话,“只愁养,不愁长?”“一个羊一把草,老天都造好着呢?”五个表弟全都务实吃苦,走正道,近年来都从老家搬出来,在新的开发区,买了铺面,经营生意,还买了小车?村子里的居民也渐渐进城居住,悠闲得晒墙根的村民也少了许多,如是以前,肯定会赞叹这是翻天覆地的变化,三舅舅的家庭,在儿子手里翻身了!
乡间的传统,重外家亲舅家,舅舅家里过个事,我们这些外甥自然要全力以赴,端盘子?担水?扫院子,过事时的“苦活累活”要抢着干,外甥和女婿是一支重要的受苦力量,不然舅舅生气了,将来有一天会拧外甥的滑拉骨(小腿骨)?从小家人就告诫我们,在舅舅家无论如何不能坐上席,有时乡间也有故意哄着让外甥在舅舅家坐上席看笑淡的故事,说有的舅舅在众目睽睽中将正吃得香的外甥从饭桌上拉下,下马威般地给正了个规矩?
舅舅病病弱弱的身子,大多时候显得和蔼可亲,我们也没有怕他的样子?母亲就会叮嘱我们不要惹得三舅舅发脾气,说他发起脾气来,是不讲情面的?
在大舅舅的女儿结婚的时候,那时VCD影碟机还是一件很重要的物件,从几十年前女方指定买飞鸽或红旗加重自行车,到用指头算着风雪大衣一件?呢子大衣一件,到现在120平米的楼房一套?某牌的小车一辆中医扬名,传统一直在延续着?大舅舅的女儿定婚的时候,三舅舅给做主,要了一台VCD影碟机,男方家应承下了?
娶亲车来的时候,三舅舅只关心他让买的VCD机子买下了吗?娶亲的答复,所有要下的东西都买上了,尽管放心?三舅舅问道:“上次‘开酒瓶礼’的时候,说娶亲时一定要把VCD机带来,亲眼看到,今天怎么没有带来?”
娶亲的说:“电器拿上也麻烦,一不小心就会摔坏的,再说拿来也只是过目一下,仍要拿回去,确实没有必要?”
平常和蔼的三舅舅突然间发起了脾气:“我说的话难道你们不当个话?!全在欺负我这个病汉!”
娶亲的带队人见执拗不过,VCD机子看来是一定要带来过目的,他只得借了一辆摩托车,向着男方家飞去,身后已扬起了一条土洞?
几年前,三舅母去世的时候iq过河,真是一个噩耗!我已从电话中知道了,几时起经,几时出殡,因为当地习俗念经和埋葬时间要延续好几天。逢单位正忙,不好请假,直到把手头的大约一星期的工作交待给别人接替,我才匆匆忙忙地赶了过去?
到了三舅舅家,舅舅就不客气地将我们这些迟到的外甥和女婿一一收拾了一顿九寨沟萝莉 ?他可不管外甥在哪里上班,也不理哪位女婿生意忙碌?三舅舅只是重复着一句话:“起经了,女婿外甥一个没来,太不像话了!”
晚上是淋牲的仪式,子女?家门?女婿和外甥跪成一圈,在祈祷声中,代表着通灵的羊只被围在圈子中间,羊只会对着跪下的人亲切地嗅嗅,有时还会对某位盯上看好大一阵?就有人祷告,“你放心,什么事情都会办好的?”(编者按:意在借羊的灵性传话给亡人)羊听到了,会爽快地将身上的水痛快地淋甩起来?那天该到给女婿外甥淋牲的时候,羊只好像失去了灵性,身上浇再多的水,也没有多少反应穆祥雄,有经验的,只好给羊耳朵里灌水,捱过了一阵,才勉强地淋起来,也让在场的女婿外甥们感到浑身不自在?
自从三舅母过世后,三舅舅从老家搬出来,随儿子们在新的开发区里生活,多年未能治愈的疾病更加严重了,已经不能正常行走,原来佝偻的身躯越发失去了重心?
待到三舅舅过世的时候,女婿和外甥们的条件都好了起来,车方便了,我也能请假,待到阴阴起经的时候,女婿外甥们基本上都到齐了。记得晚上的淋牲仪式,祷告的人说着“你看,女婿外甥都来了,该见的都见到了,也没有惦记的了,你就开毛大淋吧,”接着,这只羊就郑重可劲地淋抖起来?
甲午年清明前,表弟们要为三舅舅三舅母立碑,委托我撰写碑文,我替表弟们写道,“先父母均为人耿直,朴实厚泽?赶上农业合作,遇到土地承包,无奈天旱地瘠,躬身劳作,光阴寒薄?某年先父不幸染腰腿疾病,治疗不及,未能痊愈,后致身躯佝偻;某年先父肩染骨结核,四方寻医不能根治;某年手术,左右两肩失仅有之力,恶疾伴随终生,后致身躯佝偻?甲子足龄,陈疾决发,逝于银川医院?慈母一世含辛茹苦,兢业操劳,昼夜身心投入,唯不愿落人后,育子为重,儿多母苦?家境好转,渐应得福,不料偶患伤寒,家中离世,时先父在旁?驾鹤之年,尚不足甲子?育有五子,立业成功,待至反哺,子欲养而亲不待,实为憾事?”
记得三舅舅过世的时候,阴阳在盖棺定论的一块红布上写着生卒年月,其中的乡评(乡间的评说)是八个字“五子送终,忠朴为人?”这也就是一个老百姓一生的真实写照?
同心文艺
微信号| tongxinwenyi
主编:马占祥 副主编:吴玲 责任编辑:马东清 马泽平
《同心》创刊于2007年,是宁夏同心县文学和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文学季刊,刊发小说、散文、诗歌、文学评论,辅以登载书法、绘画,摄影和剪纸等艺术作品衣尚网。《同心》立足县内,面向县外,竭诚为广大文学艺术爱好者提供良好的文艺作品展示平台。
电话:0953—8022197
邮编:751300
投稿电子信箱:
小说:tongxinxiaoshuo@163.com
散文/评论:tongxinsanwen@163.com
诗歌:tongxinshige@163.com
地址:宁夏同心县新区行政中心二楼206室《同心》文学编辑部

推荐您阅读更多有关于“”的文章

文章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