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全部文章 / 正文

前七后八是什么意思何为正一?正一天师道的历史渊源-德顺堂玄门论道

时间:2018年08月23日 | 作者 : admin | 分类 : 全部文章 | 浏览: 533次

何为正一?正一天师道的历史渊源-德顺堂玄门论道郑美香
.bizsvr_0 {max-width: 100%;min-height: 1em;color: rgb(51, 51, 51);} .bizsvr_2 {max-width: 100%;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word-wrap: break-word 判官眼!important;} .bizsvr_13 {max-width: 100%;font-size: 18px;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bizsvr_15 {max-width: 100%;font-size: 24px;font-family: 楷体;color: windowtext;font-weight: bold;vertical-align: baseline;letter-spacing: 2px;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bizsvr_28 {max-width: 100%;font-family: 宋体;color: windowtext;vertical-align: baseline;font-size: 16px;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bizsvr_33 {max-width: 100%;font-size: 19px;font-family: 宋体;color: windowtext;vertical-align: baseline;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提要]本文就正一天师道的历史沿革,现状和发展方向进行专题探讨。在展开探讨之前,有必要先厘清道教正一派的“正一”二字的基本概念,即讲清楚东汉时期张道陵天师首创的“正一盟威之道”与宋元“三山合一”之后道教“大正一派”之间的关系。
今天在道众和信士心目中的“正一派”,是相对于道教另一大派“全真派”而言的甲继海。正一派的范围包括了“三山合一”后的灵宝派、上清派、净明派、“神霄派”、“闾山派”、“天心派”等等诸多的门派。其实中国的道教在创教之初,并无诸多的门派塔比特,张道陵天师所创立的道教,就叫“正一盟威之道”。所谓“正一”按《化书》的解释:“命之则由,根之则一红海人力集团,守之不得,舍之不失,是谓正一”;按《崆峒问答》,“正者不邪,一者不杂,正一心则万法归一”。就是说道教的“正一”是反映法门不二的最高正道。
由张道陵天师所创立的“正一盟威之道”,由张道陵天师的世代子孙,世袭传承,绳绳继继历六十多代1800余年,至今仍是中国道教的主流门派之一,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和影响。
鉴于“大正一派”中的灵宝、净明、神宵诸派,另有专人进行了专题研究,本文仅就“正一天师道”的宗枝传承,发展现状进行阐述。如有谬误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正一天师道的历史渊源
目前,道教界,包括学术界出现了一种似是而非的观点,他们认为,追溯中国道教的历史,应从黄帝崆峒问道开始,并称黄帝就是道教创教之祖,从而把道教的历史由1800余年变成了4700余年,彻底否定了张道陵天师最早创立中国本土宗教的事实。持这种观点的人,混淆了上古的自然崇拜,道教思想与人物的产生及道教创教之前方仙道人物与张道陵创立中国道教之间的关系,从而造成了宗教信仰的混乱,助长了学术研究的浮躁风气,应该於以正本清源水均益简历。
大家知道,桑蚕可以吐丝,蚕丝可以织布,但桑蚕和蚕丝并不是“布”舒太妃,这是一般人都能理解的常识。中国的道教并非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它有其深厚的历史根源。远古的图腾崇拜和宗法制度的形成,自然的鬼神崇拜,先秦道家人物的思想理论,秦汉时期的神仙方术,巫祝文化和民间傩舞,都与道教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关系。可以说,道教是中国古代社会鬼神崇拜的延续和发展,道士是古巫祝、方士之遗绪。
远古的图腾崇拜与道教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图腾是原始社会的一种宗教信仰,约与氏族公社同时发生(距今约7000~4000年)。图腾这个词是古印第安语,意为“他的亲族”。图腾大多是某种动物,如熊、虎、蛇、鸟等,这种图腾崇拜遍及世界各地。《史记》中记载黄帝率熊、罴、貅、貔大战蚩尤,其实指的就是远古图腾部落。
在汉族人群中,殷人和秦人都以“玄鸟”(巨燕)为图腾,也有以“虎”或“蜘蛛”为图腾。畲族人以“神犬”为图腾。古干越人的“干”,其实是“岸”的意思,表示由水而岸居,故又取“大树”为图腾。图腾崇拜在祭祀活动中产生的“傩舞”即远古的场景重现。总之,远古的图腾崇拜是后来宗法制度形成的土壤,也是后来道教神灵崇拜的最早雏形。

中国的历史发展到殷商时期(距今约3600年上下),史前的自然崇拜已发展演变为信仰“上帝”和“天命”,于是产生了以血缘为基础,与宗教关系相结合的祖先崇拜。殷商时人尊神,敬鬼,祭祀之风盛行,而掌握祭祀的人就称为“巫祝”,巫祝文化是道教承传的重要渊源。
春秋战国时期(约距今2700年上下),既是中国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前七后八是什么意思 又是思想文化空前活跃和繁荣的一个时期。此期,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人物,首创了以“道”为最高信仰,有别于儒、法、名、诸子百家的思想理论体系,这就为后来道教的创立,提供了理论基础。但道家学说和道家人物并不是道教,不可混为一谈。道教是对道家思想的吸收并进行了宗教化改造的结果。
再来说说“方仙道”。方仙道一名最早见于《史记、封禅书》:“宋毋忌,正伯侨,充尚,羡门高都是燕人,为方仙道,形解销化,依於鬼神之事。”战国时,燕齐一带的方士将其神仙学说及方术与邹衍的阴阳五行,五德终始说揉合起来形成了方仙道。
方仙道宣扬神仙家理论和阴阳家学说,将五行相生相克用之于社会生活,以炼求奇药追求长生不死。方仙道的“方”指的是“方药”、“方技”,仙指的是“神仙”,《说文解字》说仙是“长生迁去”,《释名,释老幼》说“老而不死曰仙”。这种对不死的追求,为后来道教教义思想所继承。
方仙道由于得到秦始皇,汉武帝的大力倡导,秦汉时期盛行于世,其代表人物有苌弘、邹衍、徐福、李少君、栾大等人。方仙道因其并未形成有组织的宗教,故称之为“中国道教的前身”(见《道教大辞典,1994年版,方仙道》条)。

二、正一天师道的创立与分化
道教是中国固有的本土宗教。东汉顺帝年间(126-144)沛国丰人张陵(尊称张道陵)创立。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在中国古代鬼神崇拜的基础上整蛊神仙,以黄老道家思想为理论依据,承袭了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和阴阳五行理论,从而创立了一个具有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有明确的信仰目标(修炼成仙)和最早也是最高的崇拜偶像(太上老君),有严密的师从关系和组织机构(二十四治),有严格的宗教教规(三皈九戒)及独特的弘道方式的庞大的宗教组织。
东汉光武帝建武十年(公元34年),第一代天师张陵出生于浙江天目山。和帝永元二年(公元90年),携弟子王长从淮入江西鄱阳湖,溯信江而上入贵溪云锦山炼“九天神丹”,“丹成而龙虎现,山因以名”(引自《道藏·汉天师世家》),故龙虎山是中国道教最早的发祥地。
顺帝年间,张陵闻蜀人多纯厚,易可教化,且多名山,乃与弟子入蜀,居阳平山,鹄鸣山,以符水为民治病,诛灭梓州虎患蛇患,并开凿盐井,授民以煮盐之法,民收其利,“于是百姓翕然奉事之以为师,弟子户至数万,即立祭酒甜味开胃菜,分领其户,有如官长。并立条制,使诸弟子随事轮出米绢器物,纸笔樵薪什物等”。(引自《龙虎山志》),于顺帝汉安二年(公元142年)创立“正一盟威之道”。因入道者需交纳五斗信米,故民间称之为“五斗米道”。《辞海》中称此为“道教定型化之始”。

关于五斗信米,晋●陈寿在《三国志》中说:“(张道陵)‘造作道书以惑百姓’,从受道者出五斗米,故世号米贼”(见《三国志●魏书爱情创可贴,张鲁传》)。其实是站在封建士大夫立场上,对民间宗教的一种蔑视与偏见地藏缘论坛。因为任何一项团体性的活动,都必需有一定的资金支撑,这是最基本的常识。且道教收五斗信米,是用以置“义舍”,置义米肉供教徒、饥民和行路者往来食用,它是创教之初解决组织自身的物质需要和救济灾民而采取的一项经济措施。
东汉灵帝熹平年间(172-178)张角创立太平道,奉《道德经》、《太平经》为主要经典,在东汉末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张角自称“天公将军”,其二弟张宝称“地公将军”,三弟张梁称“人公将军”,“旬日之间,天下响应大舜号海难,京师震动”(引《后汉书,皇甫嵩传》)。起义失败后,教徒转入民间,大多成为五斗米教徒,但太平道的教理教义仍深入人心,为民众所接受。而此期由张陵所创立的“正一盟威之道”(即“五斗米道)”已传至张衡、张鲁凡三代近百年。特别是张鲁据汉中,实行政教合一,垂三十年,汉夷之民皆乐为之治。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取汉中,张鲁降曹,结束了五斗米道在巴蜀的统治。
魏晋南北朝时,由张道陵天师创立的“正一盟威之道”(五斗米道)开始分化。因为自张鲁降曹后,曹操为了达到“分而治之”的目的,强迫将天师教徒迁徙于魏地,原依附于张鲁的巴夷、賨民也于建安末年迁居于陇右诸郡。曹植在《辩道论》中说:“本所以集于魏国者,诚恐斯人之徒,刘钰佳挟奸宄以欺众,行妖隐以惑民,故聚而禁之也。”然而让曹魏统治者没有想到的是,大批天师道徒北迁,却促成了天师道文化在北方的传播。此期道教的主要特点,是民间的比较原始的早期道教逐渐分化并向上层化方向发展,逐步转化为依附于士族阶层的“贵族道教”。而在民间,原始道教依然活跃。西晋时,道士陈瑞首先在巴蜀发动起义;原天师道徒李特、李流、李雄、范长生等发动起义,在成都建立成(汉)政权,经六世凡四十七年。
汉末晋初,张鲁第三子张盛遵父嘱迁回江西龙虎山开坛传箓,是为“龙虎宗”。此后天师道的活动中心遂由巴蜀地区转移到江南。
东晋时(317-420),道士葛洪周游各地名山,后居罗浮山,著《抱朴子》,将早期道教思想加以改造,强调修道要以忠孝仁信为本,否则不得长生。葛洪的神仙理论和丹道思想对后世道教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在此时期,南岳祭酒魏华存在江苏茅山创立了“上清派”,是为“茅山宗”。
南北朝时(420-589),北魏的寇谦之于神瑞二年(415年)称太上老君亲授予他“天师”之位,赐给他《云中音诵新科之诫》凡20卷对天师道进行改革,在平城(今山西大同)建立新天师道场,史称“北天师道”。该道派曾兴盛一时,后随着北魏王朝的灭亡而衰微。
南朝宋时期(420-479),庐山道士陆修静“祖述三张,弘衍二葛(葛玄、葛洪)”,广集道书,撰定《三洞经书目录》,史称“南天师道”。南天师道由东晋末葛洪从孙葛巢甫“构造灵宝”,又称“灵宝造经”。撰编了大量经书,灵宝教风大行于世。到陆修静时才女雅芬,形成了道教中以樟树閤皂山为本山的“灵宝派”。而此期的茅山“上清派”在南朝齐梁时的“山中宰相”陶弘景悉心经营下,辞官归隐狛枝,传上清大洞经箓,从此声威大振。于是江南符箓道派遂成“三山鼎立”(龙虎山、茅山、閤皂山)的局面,各自开坛传箓严慧明。(关于北天师道,南天师道及上清派史料刘一帆老婆,本文从略)
三、天师道在中唐的复出与历朝的兴盛
自西晋到唐初,历东晋、南北朝、隋,前后约400多年,历10代天师,到中唐玄宗朝开始复出。之前的10代天师均隐居龙虎山,除定期开坛传箓外,一直采取岩谷隐修,绝尘避俗,屡征不就的超然态度。虽然其时的历代天师隐而不显,但仍然声名在外。高宗时,李唐王朝自认为老子的后裔,追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道士女冠隶宗正寺,视道士为宗室。玄宗朝,册封汉天师张陵为“太师”,赐十五代天师张高书,于京都为立授箓院,正一天师道由此复兴。同时,制令士庶人家皆藏《道德经》一本,并将道经列入科举考试。武宗朝,兴道灭佛,国教以道教为正宗校园狂神。终唐之世,若李淳风、魏征、孙思邈、司马承祯、杜光庭等皆以道士勋爵而显于世。唐玄宗赐十五代天师张高书原文如下:
皇帝致书张元师:朕祖元元皇帝含宏至道,与民熙熙,相安无事。秦汉以来,得其理则治,失则乱。治乱之故。朕甚感焉。师世守玄元之道辅予至治,以化江南之民,江南之民莫不率从。朕用嘉贲符箓,亦古图书,上世神灵首出,用能协于上下,以绥百神。后世不能世远一尘邮票网,则不能故也。可置传箓坛,无名无欲,无陨我玄元皇帝之绪。
宋代,崇道之风不亚于盛唐。宋真宗赵恒召见二十四代天师张正随,赐号“真静先生”,从此开历代天师世袭之先例。徽宗时,三十代天师张继先与刘混康、林灵素、王文卿深受宠信,于崇宁四年(1105)赐建上清正一宫和天师府第。
张继先在天师道的六十三代天师中是一位佼佼者。他九岁嗣教,明习道法,治理澥州盐池水溢,密奏“赤马戏羊之兆”,并预测“靖康之变”,在道教理论方面建树颇多,其心学理论对后来的陆(九渊),王(阳明)心学有很大的影响。

南宋嘉熙三年(1239)理宗赵昀赐三十五代天师张可大为“观妙先生”,命“提举三山符箓并御前诸宫观道教事”,道教的“三山合一”由此肇始,“大正一派”逐渐形成。
元代,江南的正一道派因元世祖曾密遣使者访三十五代天师张可大,天师言:“后二十年天下将混一”,其言果验,其后历代天师均受朝廷器重,赐银印,视二品,命“主领江南诸路道教事”。其中,三十八代天师张与材“制授正一教主,封留国公,给金印视一品”。三十六代天师张宗演弟子张留孙被授“玄教宗师”、“特进上卿”。全真、正一两大道派在元代的鼎盛可谓登峰造极。
明代,太祖朱元璋以草莽之身而得天下,深谙统治之术。他实行三教并用的政策高进忠,尤其对四十二代天师张正常因呈“天运有归”之符宠信有加。洪武元年(1368年)更天师号,给大真人印,二年(1369)命“掌天下道教事”,五年(1372)加赐“永掌天下道教事”。明朝统治276年,共历10代天师,龙虎山作为中国道教中枢,一直是道教徒向往的中心,由朝廷给帑银对大真人府、大上清宫进行多次修建,鼎盛时大上清宫有六殿、二阁、三馆、二堂,被称为“百神受职之所”,嗣汉天师府亦被称为“西江无双地,南国第一家”。

明成祖朱棣“靖难”成功后,因有大批僧道和方士出谋画策,又云得玄武神荫佑,故在湖北武当山大兴土木,建宫观,设醮仪,并诏命四十四代天师张宇清精选天下道士精英任住持,武当道派空前鼎盛。
明正统十年(1455),由43代天师张宇初在永乐年间开始,历时40年之久的《正统道藏》刊刻问世,凡5305卷。
嘉靖四十年(1561),世宗诏命于齐云、三茅、王屋、太和、鹤鸣诸山设“万寿醮典”,祭祀诸路海河山川神祗。万历三十五年,第五十代天师续编《道藏》成,凡三十二函、一百八十卷,名《万历续道藏》,至此,正续《道藏》共五百一十二函、五千四百八十三卷。
清代,尊喇嘛教为国教,道教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但清王朝为了笼络汉族百姓,不得不对中原本土宗教加以利用。顺治八年(1651)世祖封五十二代天师张应京“大真人”号,正一派“三山符箓”仍由龙虎山张天师掌领,天师封号世袭罔替。
乾隆间,正一派道士娄近垣赐封三品通议大夫,带管道录司印务,主持北京东岳庙。娄近垣著有《南华经注》、《御选妙正真人语录》、《重修龙虎山志》、《黄箓科仪》等传世。嘉庆十九年(1814)仁宗皇帝召见五十九代大真人张钰,恩准于江西藩库内赏借银二万两修理祠宗,此款直到光绪十六年(1890)才还清。
从上不难看出,即使从明末至清朝整个道教走向衰落之势鸹貔,天师的世家香火及地位一直得以保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道教终于获得新生,1957年在北京前门饭店召开了道教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天师府法官汪月清、曾习勤两位道长参加,汪月清当选为副会长。直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真正的走向了复兴之路。

推荐您阅读更多有关于“”的文章

文章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