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全部文章 / 正文

北京法比加余西平‖濯港晚渡地点之误-黄梅雨竹轩

时间:2018年11月10日 | 作者 : admin | 分类 : 全部文章 | 浏览: 514次

余西平‖濯港晚渡地点之误-黄梅雨竹轩
快,姜正阳关注黄梅雨竹轩,一起关心家乡变化
点击上方“黄梅雨竹轩”可订阅哦!
在黄梅县人们的普遍认知中,如问起黄梅旧十景中的“濯港”在哪里,知者其必答“不就在濯港镇吗”?对历史文化有些粗知的人,甚至会脱口将清朝王士正的《濯港》诗吟出以证其实,然而,包括新版《黄梅县志》在内都出现了一个历史性的错误,濯港不在今时濯港镇,而在余显村。
余世显,旧名网埠村,考田山河西支入太白湖,流经村前时,因地势低洼,河湖漫接,遂成大港。港岸东挨村旁,西临樊家墩,河面宽约300~400米,故艨艟巨舟,长年可航,村人面河而居,涤洗便利日冕圣斗士,文人称之濯港。港道南通太白湖,向东可航宿松、太湖,乃至长江、九华(山);向西可达龙坪、武穴,亦可至洞庭(湖)、湖南。
又太白湖及其周边原为长江故道,后经淤塞,江道南迁,历史上江堤低矮,江水湖水常成一体;兼之太白湖水肥饵丰,故长江鱼儿多回游于此,周边渔人,赖以谋生烦恼歌歌词。碧波湖上,芦苇丛中,渔人们歌声酬唱,不绝于耳,一时又有 “倾倒太白听渔歌”之说(县志语);埠口陆路,北接大河,西通广济,东达黄梅,为水陆交通便利之地;本地稻米浮生若水,外埠商物,多由此转运,故太白之渔,商旅之舟,皆泊于此,货鱼晒网清宫遗恨,载物起航,是以名网埠村。村前,朝发千帆,暮收渔火君子聚义堂,樯橹林立,碧水悠悠,清人王士正晚渡于此,诗随感发,致有“网埠村前”之咏,后同“西山碧玉”“太白渔歌”等,被誉为“黄梅十景”。
但不知从何时起,人们却认定濯港镇是晚渡之地,这个中真伪如何厘清? 首先我们来看看新《黄梅县志》对《濯港晚渡》是如何记述的。
《新黄梅县志》182页,名胜古迹篇,濯港晚渡 濯港:县西10公里。渡口湖光掩映,烟树参差,落日催人,前路茫茫,给游客归人以紧迫的感觉,清代筑石桥已通南北。清朝王士正咏《濯港》: 网埠村前风物幽, 渔人罟网集汀洲。 阿谁识得源头水, 破额山前碧玉流。
根据该记述,濯港似乎就位于濯港镇,因濯港镇离(县)城也是10公里,地名恰好与港名同,也有港道,道路也是南北向,应确凿无疑。然而,新县志是1985年编订的,记述的是清末至解放前的志事,但该志不少地方是凭今人的眼光和感知而认定的,我们从下面的资料中便可以找到其破绽。
查《黄梅县志》(新志)“晚清时区划:县南为长乐乡,抵德化界,分十镇,(其中)濯港镇,离城10公里,辖长吉村 松坪村……;县西为永福乡,抵广济界,分九镇,(其中)路途镇:离城10公里(注:镇所胡六桥),辖黄箓村,青竹村,网埠村,舒城村……(县志第8页)。上述属地中,除网埠村外,松坪村与本案也有关联——它是明、清两朝和民国时期濯港镇公所所在地名。
水道濯港呢?新志地理志:(四)港 (注:共有9条港)“濯港,县西南12.5公里”,与行政区划中的濯港镇相隔五里,方位也有县西(实际应是县南)与县西南之别。查丙子县志(老志):“濯港,在城西南二十五里”,尽管新老县志对里数的称谓不一,但对濯港的方位和离县城距离均高度一致,由此可以结论:濯港与濯港镇并非是同一地点。
我们再依据王诗《濯港》进行考证,诗的首句是“网埠村前风物幽”,“风物幽”指的是景物幽美,那“网埠村”三字所指何物?前面县志中已述明,网埠村是地名春咲千和,属路途镇管辖,与濯港镇也不沾边。如果如《新县志》的记述及人们的理解认为濯港是位于濯港镇,那诗的第一句岂不成了“松坪村前风物幽”?显然,诗人所渡之地不是位于濯港镇。
又查余氏家谱:“天九公,於明洪武年间迁梅定宅于城西南之二十五里路途镇网埠村”,天九公是余世显家族的第一代迁梅始祖,网埠村是其定居之地(即现时余显村),其家谱对网埠村属路途镇管辖的记述与县志恰好相同,也与县志对“濯港”的方位里数的记述不谋而合。
由此不难看出,诗的第一句是一语中的地指出了濯港是位于网埠村前。事实中的网埠村呢?至一九七八年前,余显全村的房屋均坐东朝西,港道在其村前,与诗中的描述绝对一致。而濯港镇呢?其房屋坐向是“面对面”,所以它只有“西港东港”之谓,而没有村前村后之称。 诗的第三句和尾句又点明濯港的源流是“破额山前碧玉流”,那网埠村前之港是不是“碧玉之水”?
查《新县志》地理志河流:5考田山河:又名大河,在县西,发源于大洋庙的黄龄洞……再南(旧志谓白花畈)分二支,至余世显入樊家湖(旧志谓西流入长安湖)……在此新志中,余世显河似乎是发源于大洋庙的考田山河,而不是“碧玉流”之水。
但丙子县志载:考田山河西支出双峰山(即四祖破额山),自双城驿一分为二,西支名蚂蚁河,流入广济,东支经百花畈、舒城寨而入太白湖。网埠村港恰好是源于双城驿、流经百花畈、尔后经舒城寨入太白湖的河道上。又据新志括弧中的点滴注写,我们又不难发现,这其中的误差又是新志编写人凭藉自己的感观而作了修订的。事实上,余显河的上游尽管有了多次改道,但它的现时脉络和历史踪迹依旧可查,绝对是来自破额山河的“碧玉之水”。
发源于大洋庙的考田山河呢?丙子志称其为“考田山河东支”,其下游则是位于余世显与濯港镇之间的“流速河”(亦称流秀河),其河所经之地均远远高于来自“碧玉流”的西边河道,该河在历史上只有西溢为害的实例,却没有西水东流的可能。濯港镇河呢?与网埠村东去五里,中有流秀河所隔(地面河),无论是清版河流图,还是今日之现状,西支的“碧玉水”均无法逾河东流。
加之,濯港镇河的上游为无源之水,常年水深也多约一二尺,下游向东流向黄莲咀,与太白湖从不相通,太白渔舟更是无法驶入彼港,自然,该河不是诗人所渡所咏之港!今人见诗名是“濯港晚渡”,便认濯港镇是“晚渡之地”,殊不知与事实失之大缪矣!
关于网埠村的故址,至今仍然有踪可寻!明清至民国时期,村的规模不是今时概念,网埠村所辖之地大抵与解放初期余显乡所辖范围相当。在余显,由于旧时作为网埠村土地庙的刻石仍在,故而,原网埠村的村人死了,无论是三里五里,也无论是余姓还是他姓,其亲属大都按照老的习俗,到此庙前进行“送油、叫茶、敬香”等旧俗活动,阴阳先生也在“孝单”上,为死者堂堂正正地写上“网埠村某姓某人”等等字样,其遗风依旧尚在,其故址亦无庸置疑!
我们还可以从清时诗篇《太白湖晚渡》和《太白渔歌》中,寻到它们的佐证,《太白湖晚渡》诗是: 波光如镜接遥天, 极目平湖万顷连。 断续渔歌随岸转, 接踵鸥鸟绕洲旋。 轻烟斜抹舒城柳, 夕照频摧濯港船。
更有隔山山色好, 几回搔首水云边。
清 石灿 作
诗人在太白湖晚渡时,除领略了美丽的湖光山色、歌啭鸥绕外,还一眼看到了湖边小山舒城寨上的烟柳和其紧邻濯港的帆进帆出,这些均与县志对濯港(考田山河西支)位置的描述相吻,也与《濯港晚渡》中的埠口之景遥相呼应(渔人罟网集汀州)。濯港镇河呢?其距太白湖东岸至少有八九里之遥,兼之与太白湖无水相通,诗人在吟诵太白美景时隆化吧,怎会突然不着边际地赞叹起那遥不可知的濯港镇河的景色呢李金桂?
《太白渔歌》的作者名余世芳,其诗是: 苹叶苇花极望长,歌声缭绕水中央。 夜来渔火还归棹,惊起汀洲雁几行”。 诗中“渔火夜归”归的是汀洲,更是网埠村!其一:网埠村北高南低,三面环水,天然汀州,故而《濯港晚渡》和《太白渔歌》中均有“汀州”二字的出现;其二:网埠村的“埠”是船码头,村名是由“舟楫归集、渔网凉晒”而得名的,其自身便深深烙下特有的印迹。故而清人之时咏,志谱之吻同,河道之故在,均表明,网埠村前之港实濯港也!因余显村名久行于世,又因时过境迁,人们不仅对港名渐而淡忘寇世远,即使于网埠村,知情者也寥寥无几;兼之,濯港镇名沿用至今,是以历次招来张冠李戴,致使真正的晚渡之地反而物是人非。至于濯港镇名之由来朱雅菲,抑或如黄梅县因黄梅山而名之理同也大炼蛊师。
关于濯港镇名之由来,应追溯至元朝,元至明朝初虎头兰,县以下的行政机构名“图”(可能是蒙古人将其原有体制照搬中原所致),图辖保,保辖甲。黄梅有俗语叫“一图一甲”,原指黄梅县辖下的第一图第一甲,而后来被人们用来形容喜争第一的代名词。关于“图”,尽管有关介绍甚少,但在古书中依稀可见,如《三言二拍》书中有《王娇鸾百年长恨歌》一篇,当周彦章负义回吴江后,王娇鸾托人寄书,其在封面上写道“家住吴江十七图”便是例证。明中期,政体改制,县辖乡,乡辖镇,镇辖村,黄梅始有“三十六镇”万兴神剪手,濯港镇名也由此出现。至于镇名之由来抑或如黄梅县因黄梅山而名之理同也。
山河日下,港道渐淤,民国六年,余显先人于港道上建前圩,竣河道花木衣世,筑湾路坝,修石桥以通东西,渡乃止;截止一九七九年,埠口船运依旧繁忙;七九年后,因建永丰圩(大圩),港道阻隔,兼车增船少,埠亦渐闭。
读着古人的诗句,沿着历史的足迹,憧憬着那白帆点点、水天一色的景色,也勾起我们对那段美好时光的追忆……
注:《太白湖晚渡》原诗第三句是:清闲鸥鸟集沙园,因与第二句对仗不佳,本人乃改之北京法比加。



稿
长按识别二维码齐中旸,了解更多历史消息
主编:江尊华(13907255060)
联系微信:jiangzunhun001
挖掘黄梅历史 贴近百姓生活
关注民情民意 记住乡音乡愁
投稿邮箱:2253327253@qq.com

推荐您阅读更多有关于“”的文章

文章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