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全部文章 / 正文

雏凤清于老凤声传承与突破:2016年优秀国产纪录片创作综述-中国编辑

时间:2017年11月02日 | 作者 : admin | 分类 : 全部文章 | 浏览: 480次

传承与突破:2016年优秀国产纪录片创作综述-中国编辑

2016年,在新的传播环境和媒介格局之下,中国纪录片迎来了宝贵的发展机遇,创作成果丰硕草帽计。2016年全年共播出纪录片约77 600小时,首播量为24 600小时,生产总投入为34.7亿元,年度产值超过52亿元(只计卫视频道、专业纪录频道)[1]。纪录片人以其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记录时代、放眼未来,涌现出一批制作精良、立意深远、内容扎实的优秀纪录片作品,其中不少纪录片产生了现象级的传播效果,在互联网平台与专业频道的驱动力之下,延伸出立体多元的传播路径。正如很多纪录片人所说的,中国纪录片进入了火热的夏天。
2017年6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了2016年度优秀国产纪录片及创作人才扶持项目,评选出了30部优秀纪录片作品[2]。从国家战略到个体命运,从革命历史到时代风貌,从人性光芒到自然力量,从华夏文明到丝路足迹,这些纪录片用镜头雕刻下流动的时间,勾勒出人类自我探索的广阔空间,从不同侧面书写出时代的主旋律,创造性地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通过这些优秀的纪录片作品可以看出,2016年中国纪录片在编辑理念、传播形态与产业运作等方面都呈现出了新亮点和新趋势,在传承纪录片文化的基础上实现了新的突破。
一、紧扣国家战略,聚焦重大题材
文章合时而著,诗歌合事而作。文艺作品是呈现国家战略、时代需求的重要窗口。2016年,众多优秀的文献纪录片作品聚焦“一带一路”建议和反腐倡廉、治国理政等国家重大战略与时代主题,积极发挥纪录片的议程设置功能,并引导社会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一带一路》是由中宣部、国务院新闻办立项,由中央电视台制作的六集文献纪录片。该片横跨亚欧非几大洲,串联起“一带一路”沿线的数十个国家,用60多位普通人的小故事阐释出了互联互通、共享共赢的丝路精神,证明了“一带一路”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3],用影像推动了“一带一路”话语体系的建构。纪录片《永远在路上》则聚焦反腐倡廉重大主题,记录了十八大以来惩治的一批贪腐官员的案例,结合腐败官员悔过自新的真实独白,深刻剖析了腐败发生的原因,展现了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和党纪国法的强大力量,具有深刻的启发性和警醒作用。
纪录,不仅在描摹当下,也铭刻历史。2016年恰逢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和长征胜利80周年,这成为2016年中国纪录片的两个重大主题。通过生动再现建党伟业和长征史诗,追寻民族共同记忆,发掘历史文献纪录片的思想性与艺术性,将红色精神注入当下社会。围绕建党与红军长征的主题,大量纪录片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精心地呈现。其中,由中央电视台制作的纪录片《筑梦路上》回顾了中国共产党95年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故事,以寻梦、追梦、筑梦、圆梦为线索,将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党史与国情紧密联系在一起,既有纵横历史的宏大叙事河中巨怪,又有平凡真切的个体情怀。厚重的历史事件与人物的瞬间细节交融,烘托出风云际会中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饱含情感张力。系列纪录片《长征》全景式地呈现了长征的全过程,具有文献的公信力、艺术的表现力、情感的感染力、思想的震撼力[4],成为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的代表性作品。该片呈现了近百位耄耋之年老红军的口述与回忆,综合运用情景再现、文献资料、艺术表现等多种方式,用丰富的史实展现了大气磅礴的长征精神。同时,《长征》用清晰的思辨性和极强的说服力证明了红军长征胜利赢得民心的历史必然性。
二、立足国际视野,讲好中国文化
纪录片作为全球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已成为国家形象塑造与国际交流对话的有效语言。由于纪实影像具有客观真实的表达方式、特色鲜明的人文内涵与直观共通的艺术审美等基本特征,因而能够提升国际传播的渗透力、感染力和影响力,从而强化中国文化的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的能见度,讲好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民族文化。2016年,中国纪录片立足国际视野,借助影像的力量讲述中国人的故事,并逐渐探索出中国文化的国际语态。
第一,放大共通价值,弥合文化折扣。在纪录片的国际传播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文化折扣的制约。由于文化差异和文化认知程度的不同,对于那些浸润在某种文化之中,对该文化比较熟悉的受众来说,这种文化产品对他们有着很大的吸引力,而对那些不熟悉该文化的受众来说,对其文化产品的兴趣、理解力和认同度都会大打折扣。语言、生活习俗、文化背景、历史传统等都可能导致文化折扣的产生。为了减少文化折扣度,纪录片的国际传播必须寻找彼此之间的文化认同,放大本土文化中的共通价值,尊重他国文明中的文化特质,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以中国中医药文化为主题的纪录片《本草中国》记录了一味味传承千百年的本草中药以及一代代质朴执着的中药人,成为一部为中医药正本清源、传播中华民族智慧与哲学的佳作。该片由中宣部译成四国语言向海外发行意念增高。面对海外受众对中医文化的种种误解,纪录片将中医药思想寓于朴素的人文情怀当中。比如采参人采集山参之后必定将人参的种子谨慎虔诚地埋在原地,母亲辛劳30多个日日夜夜为女儿亲手熬制地黄,拥有精湛白灼切片手艺的师傅一丝不苟地训练着传承人,与甘草为伴的牧民世世代代坚守在气候严苛的荒漠中。在这些本草故事当中,本草成为表达情感、传承品格的哲学符号,中医药文化被分解为对生命的守护、对亲情的呵护、对信仰的执着,中国故事被升华为勤劳、执着、奉献的品格精神,而这些朴素的情怀正是世界共通的价值观念,是让世界读懂中国的最佳语言。
第二,转化认知视角,强化国际表达。在当前的传播生态之下,国际传播不再是自说自话的单向输出,纪录片在国际传播中应当以一种交流对话的姿态,努力寻找符合国际话语体系的表达框架。由五洲传播中心与英国雄狮电视公司联合制作的纪录片《中国春节——全球最大的盛会》于猴年春节期间在英国BBC2频道首播,成为纪录片国际合作的成功案例。该片抓准中国春节的传播时机,营造出节庆文化的话语场,立足英国BBC的视角,通过英国主持人体验式地讲述挖掘春节故事,比如远嫁英国的中国女孩不远万里回家过年,云南昆明的花卉市场采用荷兰式的拍卖方式售卖春节鲜花,诠释了当下中国国际思维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交织,通过客观的立场凸显出中国民俗的独特魅力,为中国故事的国际传播提供了更加多元的视角。

三、秉持人文情怀,彰显社会担当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5]。纪录片以人文精神为核心价值内涵,承载着社会道义,记录着当下人们对精神与文化的思考,因而也常被称为“社会的良心”。
2016年的纪录片行业呈现出鲜明的平民文化色彩冯小刚白斑病,纪录片以强烈的个体生命意识对人文精神进行了深度探求。“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周盛俊杰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也有内心的冲突和挣扎。”[6]同样,纪录片的人文精神也需要透过普通的个体视角传达出来。这些纪录片大量聚焦普通中国人的生活,将抽象的群体化解为平凡的个人,将人文精神的价值理念渗透在普通人的生活当中,贴近社会基层,贴近现实人生,探究小人物对生命的感悟,透析人性的真善美格雷格门罗,呈现生活的万花筒,记录时代的变迁。纪录片《我们的青春》讲述了一个个平凡的年轻人不平凡的生活与梦想,他们中有坚守高原16年的景区导游,有舍己为人的消防员,有带领村民致富的创客,这些主人公有着普通中国人共有的生活经验与精神特质。他们的生活是琐碎的、平淡的,甚至是不够体面的,但在这日复一日的辛劳中,他们依然保持着追梦的热情、文化的传统和向上向善的价值观。观众在观看过程中可以从这些人物缩影、百姓生活当中产生共鸣,形成对人文精神的认同。
此外,纪录片的人文精神还需要回归真实的社会现实,立足当下社会的矛盾冲突,将对社会的人文关怀与客观理性的批判反思融为一体,彰显纪录片的社会担当。纪录片《人间世》以医患关系为主题,通过人文关怀的触角,呈现了医院中十个生老病死的医患故事,反映出真实的人间世态。在片中的医患故事中,有生死抉择的焦虑与无助,有面对疾病的悲恸与绝望,生命的脆弱被袒露在镜头面前。但与此同时,当新生命呱呱坠地,当病痛峰回路转,生命的顽强与不息再次给人前行的力量。该片从医疗现场延伸到医生内心的博弈与对峙,从病患的病痛疾苦扩展到家庭伦常与社会生活,纪录片对当下社会紧张的医患关系进行了一次深刻的反思,在医者与患者的多元叙述之下,启发公众对医患关系与生命的正确认知。
这些优秀的国产纪录片摆脱了过去以精英文化为主导的居高临下的俯视视角,将人文精神注入寻常百姓最根本的生存与情感需求当中,传递人民的呼声,记录社会的进程。
四、丰富视听手段,提升艺术张力
中国首部VR纪录片《山村里的幼儿园》的发布,使虚拟现实技术走进了纪录片创作中。2016年,纪录片创作的视听技术手段继续推陈出新,艺术表现形式进一步创新拓展,越来越多的纪录片呈现出电影化的编辑制作水准,极大地提升了纪实影像的艺术张力。
第一,情景再现颠覆传统文献纪录片的创作模式。作为纪录片常用的艺术表现形式,情景再现具有形象化还原历史场景、细节化建构历史原貌等优势。在文献纪录片中,情景再现通常以虚化影像回顾历史片段,而纪录片《重生》却全片使用情景再现的表现手法讲述了从共产党建党到新中国成立的28年间的奋斗历程,该片以演员扮演结合解说旁白,拍摄了191场戏,呈现了174位真实的历史人物,设计了162个场景,动用了1 291位群众演员,使用500套服装,道具占用3个大库房,这样的阵容与体量足够拍3部电视剧[7]冰室辰也。该片情景再现中的演员均根据真实人物的样貌慎重挑选,每一幕的场景都经过史料文献的细致考究,精准还原了“南湖红船”“八一枪声”“井冈号角”“建国大业”等多个重大历史事件,并以三维动画与史实影像资料辅助,以故事化的叙事方式,细节化的视听语言,再现了共产党在绝境中重生的艰难历程和坚强信念。此外,该片与国际知名的摄影团队合作,创造性地在全片中使用闪回拍摄方式,在情景再现的画面中加入柔光,不仅增强了伟大历史人物的崇高感,也在历史史实与剧情扮演之间寻找到了回忆式的艺术呈现方式,在众多的文献纪录片当中独树一帜。
第二,艺术化编辑创新主旋律的表达语态。在纪录片中,思想性与艺术性相辅相成。优化纪录片的艺术魅力有利于增强思想的渗透力。《红色气质》是新华社为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而制作的融媒体微纪录片人间喜剧粤语,在短短的九分零五秒内,该片通过精心设计的艺术表现手法刻画出一代共产党人的理想与信念、气质与情怀,成为网络视听作品的年度标杆。首先,该片从多处细节入手,强化“95”的概念,突出献礼主题,比如全片长度九分零五秒,主人公瞿独伊95岁、与共产党同龄,片尾空中呈现出数字95。其次,该片借助三维动画特技制造蒙太奇效果,让珍藏于新华社中国照片档案馆中的历史照片“活”起来。通过连贯的特效设计与富有节奏感的剪辑表现时空的变迁,镜头前年迈的瞿独伊变回少年,回到其父亲瞿秋白战斗过的年代,在一幅幅黑白老照片上,逝去的先烈依次淡出,如穿越时空隧道一般走过共产党95年的光辉岁月,呈现出极强的代入感和视觉冲击力,用影像最本真的力量和影像背后最柔软的情感传递出坚强的共产主义信仰。最后,由瞿秋白翻译的《国际歌》以不同的演奏形式贯穿始终朝华嫡秀,熟悉的旋律唤起观众强烈的共鸣,成为该片的听觉标识。这部主旋律纪录片现象级的传播效果也再次证明,主流价值观念从来没有缺失,只需要优秀的文艺作品来唤醒。
第三,自然类纪录片摄制标准接轨国际。2016年,自然类纪录片在视听表现手段上有了新的突破。纪录片《自然的力量》历时五年,以山川、河流、动植物的故事为线索,呈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生态环境猫肉能吃吗,也塑造出立体多彩的国家形象。该片采用国际标准的自然类纪录片拍摄手法,运用了无人机航拍、水下摄像、红外摄影等技术手段,特殊的拍摄视角增强了观众对这片熟悉土地的距离感和新鲜感。片中大量运用延时摄影的表现方法,在短短几秒内呈现出自然时空变化的生命灵动,以更加立体化的视觉景观呈现出我国的自然生态与社会人文。

五、融合互联网思维,拓展传播平台
媒体融合的不断深化为纪录片带来了更多的可能。从创作编辑到发行传播,甚至到产业运作,多平台跨媒体的融合实践正在改变着纪录片的产业图景和受众面貌。在互联网的参与之下,纪录片受众呈现出年轻化趋势,纪录片人也不断转变编辑思路,融入互联网思维,拓宽受众层次。
2016年的优秀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曾一度成为“网红”,该纪录片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之后,在青年人聚集的弹幕视频网站“哔哩哔哩(bilibili)”上受到了极大的关注。该片通过年轻网民们的弹幕互动,形成了良好的口碑,名不见经传的钟表修复师王津甚至成为网民心目中的“男神”。
《我在故宫修文物》在互联网的走红并非偶然。在此之前,有关故宫的纪录片作品有很多,如《故宫》《故宫100》《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等都是制作精良、气势恢宏的优秀作品。而《我在故宫修文物》却跳出故宫题材纪录片鸿篇巨制的窠臼,以“我”为第一人称,展现“我”在故宫,赋予了观众“我”的视角,将观众带入叙事当中,拉近了观众与气势恢弘的故宫及神秘陌生的文物修复工作之间的距离。同时,该片以个体人物的日常叙事为切入口,将原本符号化的厚重历史与遥不可及的世间珍宝都融入一个个鲜活人物的平常生活当中。比如,当片中的一位瓷器修复组的女孩骑着自行车走在太和殿广场上时,旁白仅仅以一句“上一个这么做的人是100多年前的溥仪”便勾连起了历史、现代与未来,文化精神的内涵也在这些日常生活片段中被传达出来。以人为主的视角和举重若轻的叙事表达让《我在故宫修文物》与互联网的话语和思维一拍即合,引发了网民强烈的共鸣。
通过互联网的纽带,纪录片从“庙堂”走向了“江湖”,也颠覆了纪录片受众的身份角色与行为方式。纪录片受众从电视荧幕走向移动端屏幕,从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了主动的参与者,受众本身就成为了信息的一部分,实现了影像良好的传播效果。该片用年轻人的信息解码方式传递出了“大历史,小工匠,择一事,终一生”的工匠精神,在平实朴素的影像当中,核心价值观得到了最有效的表达。
在纪录片之后,电影版的《我在故宫修文物》又继续拓展互联网思维,通过网络众筹的方式走进影院大荧幕,实现了纪录片的跨媒介转换,为未来“互联网+纪录片”的编辑、传播模式提供了成功借鉴。
六、专业频道深耕,助推产业运作
金鹰纪实频道正式开播后,与央视纪录频道、北京纪实频道、上海纪实频道形成了“1+3”的纪录片传播阵容。电视纪录片的传播已经形成了一个以专业频道、卫视综合频道、新媒体为主力的基本格局,并呈现出以下趋势。
第一,专业频道成为纪录片内容生产与传播的主力。2016年各纪录片频道制作播出纪录片的数量有所提升,更注重节目的创新研发,突出精品创作[8]。2016 年,我国纪录片省级专业频道播出量约为3万小时,增长36.3%[9],大量优质的纪录片与原创精品内容吸引着电视观众,改变了综艺真人秀垄断黄金档的现象,有效提升了纪录片的传播力和社会影响力。围绕建党95周年和长征胜利80周年的主旋律,央视纪录频道推出《筑梦路上》《长征纪事》等大型文献纪录片作品,央视科教频道创作播出了《长征》《大会师》等精品纪录片;为表现当代中国的时代风貌和人文内涵,上海纪实频道重点打造了《本草中国》《伟大的一餐》等独具特色的文化题材纪录片,北京纪实频道策划了《一千零一夜》《我为散文穿衣裳》等纪录片项目红楼之暖玉,金鹰纪实频道则制作播出了《我为祖国守边卡》《雄鹰少年队》等国防主题纪录片。纪录片频道的专业化运作为纪录片的产业化发展带来了更大的机遇与挑战。
第二,频道间联动形成传播合力。在各频道自主创新生产纪录片的基础上,频道间的合作与策略化编排进一步放大了专业频道优势。在传播渠道上,纪录片改变了以往单一电视媒体的传播思路,以多平台跨媒体的多元分发与衍生,对纪录片市场网络逐渐布局。2016年7月1日,中央电视台、三家纪实频道、爱奇艺等网络平台,以及多家国际媒体共计约23个平台同步联动首播了大型纪录片《重生》,以矩阵传播的模式配合主题宣传。与此同时,该片的制作团队推出了多款H5小游戏,通过传统媒体与移动互联网的跨平台融合传播,增强了纪录片的互动感与参与感,将精品纪录片的传播价值最大化。
第三,差异化定位塑造频道品牌。纪录片频道的专业化运作与联动提升了原创纪录片的品质与传播效果,而各频道的差异化定位则能创造品牌价值雏凤清于老凤声,强化用户黏性,成为纪录片多元、立体、持续发展的动力。坚持高品质原创的央视纪录频道、致力于全球视野的北京纪实、专注现实题材的上海纪实以及定位青春的金鹰纪实,各个频道积极应对市场环境,突出自身的优势与特色,垂直定位目标受众,逐步经营起专业化的频道品牌。在“1+3”的专业频道深耕之下,纪录片正在从小众走向大众,走向更广阔的空间。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10]。纪录片创作者用真实的影像记录社会,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社会。观影者心灵的每一次触动,思想的每一点变化,都是纪录片最大的价值体现。2016年,这些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优秀纪录片作品成为当下社会生活与人文精神的写照,也为纪录片的未来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
注释:略
中国编辑 zgbjwx

投稿方式:来稿请寄杂志社电子邮箱
(zgbj@vip.sina.com)
通信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外大街4号
邮编:100120
编辑部电话:010-58582287
发行代号: 国内82-594国外BM-1746
每月10号出版
定价:人民币10元/期

推荐您阅读更多有关于“”的文章

文章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