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全部文章 / 正文

韩剧市政厅传统建筑与楹联的产生和发展及黑龙江楹联家的继承和发扬-黑龙江省联坛

时间:2018年03月15日 | 作者 : admin | 分类 : 全部文章 | 浏览: 453次

传统建筑与楹联的产生和发展及黑龙江楹联家的继承和发扬-黑龙江省联坛


——序《黑龙江当代楹联作品四集》
丁广惠
《黑龙江当代楹联作品四集》的出版,是黑龙江楹联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展示了自《黑龙江当代楹联作品三集》出版以来,黑龙江楹联家们的雄厚实力和创作成果,也展示了黑龙江联苑的兴盛和繁荣,为中国楹联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省楹联家协会代主席刘兴君先生命我作序,霸气而不可推脱,于是命笔。一、门户桃符与春联的产生
楹联是文学艺术园林中的一个品种,它和一切客观事物一样,有着自己的发生发展的轨迹。但是文艺范畴的事物都具有自己的复杂性和多面性,这就为论述楹联的发展形成了不同的途径,既可以从社会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角度,也可以从文学艺术自身的发展规律角度谈。但是,学术界很少有人从中国古代建筑探讨楹联的发生与发展。
古人将上至帝王将相下至贩夫走卒的居处房屋,统称做宫室,而门与户则是宫室必不可少的构件。双扇者为门,用于垣,即院墙;单扇者为户,用于居室。门户是供人出入的通口,但古人有浓烈的神鬼观念,认为门户也是山魈鬼怪可以进入的地方。于是就祭祀门神来阻挡鬼怪的进入。《礼记·曲礼》有“祭五祀”之说,郑玄认为“五祀”祭祀户(屋门)、灶、中霤(天井)、门(院门)、行(行路之神)之神,并谓是从殷商开始之制。门神所祭者何?高承《事物纪原·桃版》说:
《玉燭宝典》曰:元日施桃版著户上,谓之仙木,以郁壘山桃鬼畏之故也。《山海经》曰:东海度朔山有大桃树,蟠屈三千里,其卑枝门东北四鬼门,万鬼出入也。有二神,一曰神荼卡德山的绝望,一曰郁壘,主阅领众鬼之害人者。于是黄帝法而象之,因立桃版于门户上,画郁壘以御凶鬼。此则桃版之制也,盖其起自黄帝,故今世画神像于版上,犹于其下书“右郁壘,左神荼”,元日以置门户间也。
元,开头;元日,正月初一,即农历新年,民国改称春节。新年制桃版,置于门间。但“对称”是中国人崇尚的美学观,后来便演化成二版分画神荼、郁壘,置门左右。桃版或画神荼、郁壘,或写避邪词语猛龙雷克顿,皆称桃符。至唐,格律诗产生。便有人按律联规则写桃符,于是在文学领域便诞生了崭新的文体——春联。
于是桃符的发展,便分成两个支流:一是门神方向,先为神荼、郁壘,后为秦琼、尉迟敬德。一是春联方向,它应在格律诗产生之后,最早不能早于沈佺期、宋之问时代。但是唐人的春联并没有流传下来,现在能见到的有文字可证的是《蜀梼杌》所记五代十国时期的后蜀君主孟昶的春联,梁章钜《楹联丛话》卷一《故事》:
尝闻纪文达师言:楹帖始于桃符,蜀孟昶“馀庆”“长春”一联最古。但宋以来春帖子多用绝句,其必以对语朱笺书之者,则不知始于何时也。按:《蜀梼杌》云,蜀未归宋之前一年岁除日,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符于寝门,以其词非工,自命笔云:“新年纳馀庆;嘉节号长春。”后蜀平,朝廷以吕馀庆知成都,而‘长春’乃太祖诞节名也。此在当时为语谶,实后来楹帖之权舆,但未知其前尚有可考否耳?
从桃版、桃符经不可考的中晚唐到可考的后蜀,楹联中的春联从产生发展到了成熟,这个发展过程,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中国古代宫室建筑的门户格局,决定了楹联文学形式的产生。有了宫室,才有守护门户的桃版和桃符;有了桃版,才有了在其上书、画的行为;有了书写行为,才发展成书写联语。没有门户,便没有这些连锁反应,便没有春联。古代门户是楹联最早的展示平台,楹联是适应门户的社会需要而产生的。
第二,古代人的神鬼观念和趋吉避邪的愿望是春联产生的原始推动力。如果古人不相信冥冥中有赐福的神和作祟的鬼的存在,如果不相信桃木和神荼、郁壘具有降伏邪恶鬼怪的神力,即使宫室开辟了门户,也不会将桃版、桃符置于门户的两侧,自然就不会邅变出后来的春联。因而天问三誓,不管人们愿不愿意,和爆竹一样,春联是做为祀神驱鬼的道具而产生的,用今人的话说,它是神鬼迷信的产物。
第三,按律诗中间两联写作规则写作,是楹联成熟的标志。春联的写作规则,肯定有个发展过程。唐人的写法,已不可考。孟昶之作,是所能见到的最早实物,完全符合诗联的模式。讲究对仗:新年对佳节是时令对:纳与号是动词对;馀与长是形容词对;庆与春是名词对。平仄合律:上下联的平仄为“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是五言仄起首句不入韵律诗的颔联,而且上联用了唐人常用的“平平平仄仄”的变格。从而为春联以致后世楹联文体的写作规则定下了对仗平仄格式。
第四,春联是最早出现的楹联联种。它诞生后便一直成为元日——春节民俗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标配。
春联和拜年、爆竹、迎神……等民俗事项,共同承载了中华民族的元日——春节的传统民俗,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表现了人们除旧迎新,趋吉辟凶,憧憬与追求美好未来的愿望,传承了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从春联的产生到本集的出版,春联以强劲的势头向前发展着。并表现出明显的变化。
第一,春联由一家一户的个人行为向社会化发展。仅以我省而论,几乎所有的楹联家都撰写过春联,涵盖了我省的所有市县。声势浩大的有奖征联和年年楹联家与书法家送联下乡等活动,《黑龙江联坛》春联专栏的设立与海林等地春联一条街的举办,都使春联具有广泛的社会属性和深厚的社会基础,是其它联种所不能比拟的。
第二,春联从驱邪逐鬼的祀愉门神活动,向吉祥喜庆的岁时民俗转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入,神鬼观念逐渐淡化与消失,不再认为有山魈鬼怪的存在,也不再认为一块桃板和一纸朱笺具有驱逐鬼怪的能力,于是春联转而成了烘托春节节日气氛,表达思想愿望的岁时民俗的民俗事物了。
第三,传统春联中的趋吉——对美好未来想往部分得到传承与发扬,成为春联的核心内容。最早的春联,除了驱鬼,应有祈福的内容。孟昶的春联,在除旧迎新的同时,就希望新的一年有用不完的“馀庆”和“长春”。后世民间通用的“天增岁月人增寿,瑞满乾坤福满门”和“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都表达了人们对春光、喜庆和福禄寿财等美好事物的追求。而翻开本集,你会发现,在新的一年里,人们希望与追求的范围更加广阔,品位更加高尚,韩泰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这里既有师书贤的“蛇龙送福”“玉兔迎春”、曲庆伟“骏马奋蹄”“吉羊开泰”、田耀民“猴棒吉祥”“鸡衔如意”……的肖年更替与除旧迎新,也有如于庆有对“春回大地”、王大范“江山秀”“万象新”、孔祥忠“山花放”“溪水鸣”……为祖国山河欣欣向荣的喜悦;有如于凌云“风调雨顺”吕万臣“细雨知时”、王云“雪兆丰年”、于化文“大有年”……对五谷丰登的企盼,有如王波“欢乐家庭”、王一华“富贵平安”、计铁成“福字临门”“寿星进院”、王改荣“财进户”“福临门”、王同兴“生意蒸蒸”“财源滚滚”……对发家致富、平安幸福的企冀,也有目光超出自家门户,放眼万里八方,如毛忠恩的“万里东风”“满国春色”、延寿刘丽的“八方暖”“万物荣”、李勇的“九域迎新”“东君送瑞”……也有对反腐倡廉建设和谐社会的歌颂,如王忠国的“风清气正”“国泰民安”、王国华的“官廉政顺”“国富民强”、刘仁的“乾坤爽”“社会和”……更有如马学明“中华梦”“事业兴”、井春生“追梦”志“奔康”心、王秀茹“小康梦”“故土情”……对实现中国梦的表述和万秀芬“民族复兴”、王若男“国立强林”所表达的愿望……从而使春联发展到一个全新的时代。
第四,春联传承保持了律联的写作规则并有所发展。唐人近体诗的“联”,只有五言、七言两种,孟昶的春联完全合律,但也是五言句。然而春联如只限于五言与七言,则无法适应纷纭复杂的现实生活,于是产生了三言、四言、六言等杂言句,并将杂言句和五言、七言律句配合组成多句的中长联,随即也出现了杂言句的平仄和中长联内句子安排的问题,于是春联乃至各联种的写作规则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以刘兴君《2015年哈尔滨市太平国际机场大厅春联》为例:
万里东风,万众一心,万马奔腾书锦色;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临清人才网,仄仄平平平仄仄
三春瑞雪,三山五岳,三阳开泰拓新程。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一)它继承了春联产生时的写作规则:一是上下联对仗工稳,读者一望便知,这里不须赘言。二是上下联尾句,使用了七言律诗的仄起首句不入韵的颈联平仄。
(二)有两个变化:一是上下联前二句是四个四言句,突破了律诗标准的五言和七言,其平仄怎么办?人们便将律诗
平平仄仄 平平仄
仄仄平平 仄仄平
仄仄平平 平仄仄
平平仄仄 仄平平
前四后三字处切开,则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作为四言句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和平仄仄、仄平平作为三言句的平仄。如果将各句尾字去掉,则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就成为六言句的平仄。刘兴君上下联的四言句的平仄,便是这么演变出来的。二是这副联每个单联都由三个句子组成,它们是怎么组合的呢?其它联种也有由多句组成的,如汪涛《题黄鹤楼联》单联为十八句,清末柳煦春代张彪撰《挽张之洞联》单联为二十二句。其结构规则,被称为“马蹄韵”。马蹄韵内容比较复絮,篇幅所限,只能极简单说:①以每句尾字平仄为准;②平仄两两相间,即两个平声或仄声尾字句,递相排列,但上联末句尾字必须是仄声;③下联与上联相反。如刘兴君联,上联各句尾字:风、心、色,为平、平、仄;下联各句尾字:雪、岳、程,为仄、仄、平。马蹄韵的结构方式,是春联乃至整个楹联的重要发展。二、由门转向楹、柱、壁与楹联的发展
一切文学,都是适应社会需要而产生的,春联也是如此,它是适应古人的门户和神鬼观念而产生的泉林吧。但春联也有很大的局限:一是它的载体仅仅是门的两侧,限制它的发展空间。二是它只适用于元旦期间,寿命暂短。从而限制了楹联的发展。
楹联的发展灸舞吧,首先是它载体的扩大,即由门侧发展到楹再到柱。什么是楹?楹就是柱,但不是一般的柱,它特指古代宫室建筑堂上的两根明柱。古代宫室,前堂后室韩剧市政厅。室是生活起居卧寝之处,堂是举行婚冠礼仪和接待宾客的地方。在堂上有两根相对的明柱,称为楹。为何称之为楹?《说文》徐锴注:“楹,言盈盈对立之状。”君主诸侯的两楹之间,是听政的地方,宗庙宗祠两楹之间,是死人停柩的的地方。孔子逝世之前,梦坐于两楹之间,享用祭献食物(奠),以为凶兆,《礼祀·檀弓上》:“夫子曰:‘……殷人殡于两楹之间,……而丘也,殷人也。予畴昔之夜,梦坐奠于两楹之间,……予殆将死也。’盖寝疾七日而没。”

也许出于历史的偶然,人们发现堂上两根“盈盈对立”之楹,正适于分书联语,于是联语便从垣门经甬路,登阶升堂而迁居于两楹之上。这一短短路程,却使春联跨越了一个重要的历史进程而发展为楹联。对联载体的这一扩展,引起楹联的重要变化。
第一,对联内容因楹柱所在宫室用途的不同而不同,从而产生了不同的联种。
如果是君主听政大殿上的两楹,则谓之宫殿联,如清人入关前的沈阳故宫崇正殿联:
念兹戎功,用肇造我区夏;
慎乃俭德,式勿替有历年。
宝极宫联:
帝命式于九围,本支百世;
天心佑夫一德,承叙万年。
至入关后北京故宫的太和、中和、保和、交泰、养心……诸殿和乾清、坤宁、储秀……诸宫之堂联,皆属于此类。官府大堂楹柱之联,谓之堂联,梁章钜将其与门联归为“廨宇”类。并说:“内阁汉票签处有旧联云:‘天下文章莫大处;龙门声价最高时。’为诸城刘文正公所书。”内阁是明制,这里指军机处。文正,是刘统勋的谥号。
如果是宗庙祠堂或圣贤祠庙的楹柱,则其联为庙祀联,古人称祭祀祖先的建筑为庙,秦汉以后也称祭祀君主和文圣孔子武圣吕尚、关羽、岳飞的建筑为庙,祭自家先人和古代名贤的建筑为祠。涩章钜《楹联丛话·庙祀》:“庙中楹联,宋元时绝无传句,大约起于明代,至本朝而始盛。文昌殿、关帝庙两处撰者尤多,几于雅郑混杂,惟文庙则未之闻。良由著笔甚难,故无人不知藏拙。忆在京师,曾游国学,得恭阅圣制大成殿联云:‘气备四时,与天地日月鬼神合其德;教垂万世,继尧舜禹汤文武作之师。’惟圣人能言圣人,后有作者,弗可及矣!”馀如君山屈原湘妃祠联、汉中紫柏山留侯祠、成都武侯祠、眉山三苏祠、济南大明湖辛弃疾祠、北京文天祥祠、北京龙潭湖袁崇焕祠……以及杭州西湖灵隐寺、苏州寒山寺、镇江金山寺……等祠堂寺院的堂联,都属于这类。现代官署已无楹柱建筑,但庙宇楹柱尚存《黑龙江当代楹联作品四集》,继承了这一文学传统,收入许多当代优秀庙祀堂联,如徐双山的《关帝庙联》:
生前汉室封侯,绿袍枣面长髯,无关酒色;
死后人间称帝,铁甲青龙赤兔,尽显神威。
馀如他的《恭王府联》、丁广惠《眉山三苏祠联》《杜甫草堂联》、张德新《(关)帝殿》联、嵇成录《孔庙联》、王书砚《衍福寺联》、冯彦斌《钟馗庙联》、孙铁成《孟姜女庙联》、富锦刘丽《富锦永安寺联》、王凯霞《黄帝陵联》、王宗伯《清林寺联》、刘永存《安泰寺联》、李国栋《财神庙联》、戴丽娜《寺院联》……以及由岳庙派生的岳墓联。都从不同的角度对所祀奉的历史人物与神佛作了描述与评价。
第二,联由门发展到楹,极大地提升了联的文学地位和社会地位,为后来定称其为楹联奠定了基础。不论是君王宴寝听政的宫殿,还是举行祭祀大典的文庙武庙,那里的楹柱堂联,很多都出自饱学的阁臣之手,甚至有的殿堂和孔庙,连阁臣也不敢动笔,而由皇帝御笔撰写,如北京故宫一些宫殿和京城历代帝王庙、文庙的堂联,都出于乾隆皇帝之手,于是本来是“雕虫小技”的联语,一下子成了臣子们须要仰视“恭读”的“圣制”了。至于地方官府大堂和著名祠堂及宫观寺院的堂联,也是礼邀名贤硕儒撰作而由著名书法家书写,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堂联的社会地位和文学层次。这也应该是楹联为什么在联语、联句、楹贴、门联、对子等众多名称中胜出,而成为这一文学体裁的雅俗共赏的通称的主要原因刘彩星。
第三,联由楹向柱的发展导致新的联种的出现。古代房屋建筑逐渐向多开间发展,最高规格是九开间的金銮殿和清末升为“大祀”的文庙大成殿。开间一多,除了中间的楹柱之外还有其它的柱子出现。楹柱的左右柱,亦可以悬挂堂联,不过这应该算做堂联领地自身的扩展,并未产生新的联种。
及至楹联发展到亭的亭柱,情况才发生了变化。亭子建筑始于汉代,高承《事物纪原·亭》:“西京苑内有望云亭,东京有金谷亭,即是其制始于汉也。按:秦制十里一亭,则两汉之名亭,亦因秦号。”汉代西京东京,指长安和洛阳。秦代十里一亭,十亭一乡,则亭为行政单位,亭设亭长,刘邦曾任此职,及至汉出现了亭,就借用秦代行政单位的亭银孚国际,为这种建筑命名。亭有四角、六角、八角之分,相应也有四柱、六柱、八格之设,上面适于贴或刻楹联。但汉晋以来,未有亭联的记载,起于何时,已不可考,唯当不早于楹联成熟之前。现在所能见到的亭联,多为清代遗存。亭台多建于幽雅的庭院和园林,或明山秀水之间,故亭联多涉亭子周围风景,梁章钜《楹联丛话·胜迹》:“安徽城外之大观亭,祀余忠宣公,雄壮甲于皖江。邓嶰筠督部联云:‘樽前帆影,槛外岚光,数胜迹重重,都向江头开画本;楼上仙人,阁中帝子,溯游踪历历,又来亭畔弔忠魂。’按:督部由湖北廉使、江右藩伯擢抚安徽,故次联云尔。“此联作者是与林则徐一起抗英的邓廷祯,上联描写了亭畔风光,下联叙其一路宦途来此祭弔英魂。由于亭联总是和风景联系在一起,就为风景联的产生开辟了道路。本集所收亭联便继承了这一传统,如刘士杰《牡丹江南湖公园致爽亭联》:
亭畔任逍遥,四围水碧天青,风动波兴皆致爽;
廊边何浪漫,一脉花红柳绿,珰明珥亮尽宜诗。
作者用碧水青天、红花绿柳和波上轻风、盛装游女写出了致爽亭的逍遥与浪漫。而其景物描写,与风景联具有很强的共同性。其它如徐双山《观日亭联》《赏月亭联》、李雪莹《滴翠亭联》《荷风四面亭联》、李静莹《烟水亭联》《爱晚亭联》、衣殿臣《乐水亭联》、嵇成录《四望亭》联、杨一先《天籁亭联》《揽月亭联》、杨香森《艤舟亭联》《沧浪亭联》、王同兴《敬松亭》《山亭联》、于影《冠云亭联》《濠濮亭联》、王丹阳《荷风四面亭联》、王玉芝《荷风四面亭联》、李文宝《夕照亭联》……都是以周边的景物突出亭的特点,如果它们不悬于亭柱,完全可以看作风景联种的滥觞。
第四,楹联由柱向壁的发展,促使堂联转移和励志联的产生。前堂后室的房屋建筑,是周秦汉魏时的宫室格局。随着社会的发展,居室格局也发生了变化,楹联产生后,有楹柱的“堂”,仅保留于帝王的朝会议事施行大典宫殿,各级官署的大堂和较大庙宇的大成殿、天王殿、三清宫中,包括王公贵族在内的民众雌雄僵尸,其居室、客厅、书房基本没有楹柱的存在,原来悬于楹柱的堂联便转移于墙壁之上。客厅一般以北墙为正壁,中置案,两侧置太师椅。案上壁悬书画,两侧悬对联。堂联由楹徙壁,更加接近地气,其内容由堂皇典雅转向隽永雅致,多叙主人们理想抱负和情趣。
唐宋诗人,本有题诗于壁的习惯,但都在驿馆酒肆等公共场所,并不在自家粉壁上涂鸭,时刻对照检查的“座右铭”,也是置于座右而非写于墙上。而当堂联转向于壁,一些学子硕师、文人雅士关于敦品励志、严格律己对照检查的文字,不必放于座右,而可制成联语悬挂于壁上,特别是书房的壁上,于是励志联格言联便应运产生。《楹联丛话·格言》:“先师陈白崖先生尝手书一联于书室曰:‘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斯真探本之论,两言可以千古矣。”这一联种,在黑龙江楹联群体中得到充分的发展,如本集所收王玉德《自儆联》:
斋中不纳无行客;
案上应陈有味书。
馀如王家蔺《自省联》“小心无大错;远虑有长安”、田耀民《自勉联》:“吟诗作赋追求雅趣;养性修真静对红尘”、吕世英《老当益壮联》:“诗兴不随青发减;壮心欲作白头吟。”、危滨生《自勉》联:“有关诗赋书常看;无益友朋事莫为”、刘世杰《修身自励联》之一:“择贤人作友;人善者为师”、邢春红《自勉》联:“岁月无声,惜时光流逝;诗书有梦,把企望收藏”……以及大量以《自题》《感悟》《偶感》《咏志》《抒怀》为题的楹联,都继承并发扬这一联种的文化传统。
楹联向墙壁扩展的另一结果是促进了哀挽联的进一步发展,楹联用于哀挽,最早见于北宋,《楹联丛话·挽词》:“《秋雨庵随笔》云:挽联不知起于何时,古则但有挽词,即或有脍炙人口二句者,亦其项腹联耳。惟《石林燕语》载韩康公得解过省殿试,皆为第三人,后为相,四迁,皆在熙宁中,苏子容挽之云:‘三登庆历三人第;四入熙宁四辅中。’此则的是挽联之体耳。”庆历,宋仁宗年号;熙宁,宋神宗年号。作者苏颂,字子容,北宋天文、药物学家,官至右仆射兼中书门下侍郎。但唐宋灵堂与祠堂楹柱有限,不能多副悬挂,及至楹联扩悬至壁,可以多悬。三十年代,鲁迅灵堂,素幛挽联张于四壁,文革前各单位为职工开追悼会,挽联四壁皆满。於是极大地促进了挽联的发展,本集也收了不少这类楹联。哀挽联,一般是追述逝者的生前业迹、道德文章,并予以评价和寄以哀思,如衣殿臣《悼念郑恢社长》:
创会元勋,首任龙吟为社长;
诗词里手,弘扬国粹见精神。
其馀如同是挽孟传生的刘立焕、孙丽娟、井春生之作,及徐双山之挽张伯驹、冯其庸,井春生之挽杨绛、郭颂,刘兴君之挽孟繁锦、王声垠,王兆义之挽郑恢,王宗伯之挽赵佩绂,王玉泰、王国仲之挽霍松林,王卓平之挽梅葆久,王声垠之挽崔书春,黄益庸之挽丁继松……诸联,都从不同角度对逝者生前言行作出评价和表达沉痛的悼念。
第五,门侧联语的转型与门联、行业联的出现。门的两侧最初是贴或挂春联的。但春联不能常年悬挂,出了正月便摘除了。由春联启示,人们便创造出常年悬挂的门联。门联用于殿阁楼台,也用于官民宅院,以表示主人的身份和情趣,如《楹联续话·杂缀》:“蔡鸿遵本蒲阳人,宋忠惠公后,明裔迁吴中。自署门联云:‘家茂东汉传经字;世守西山讲学编。’又云:‘字体琴声中郎世业;茶笺荔谱学士家风。’”忠惠,北宋大书法家蔡襄的谥号,襄官至知制诰翰林学士、三司使。故联中用经传字、学士家风等语。
门联再一扩展,便发展成山门牌坊联,如泰山一天门天阶坊坊联:“人间灵应无双境;天下巍严第一山。”黑龙江联家也撰了许多这类作品,如阿城区政府曾邀刘兴君、丁广惠等人为横头山山门牌坊撰联。其中柳成栋为山门坊撰《阿城金龙山(横头山)联四副》其一为:
百里峰峦展史书,千秋霸业犹寻旧迹;
千条溪谷融金水,四代皇城独剩芳林。
陆伟然所撰《阿城横头山联》三副,也收入本集,其一为:
飒飒松声,将远古幽香,牵来岭上;
弯弯栈道,把蓬莱梦境,勾到人前。
其馀坊联如吕万臣《巴彦牌坊联》;城门联如刘兴君《赫哲故里大门》《塔河县城南门联》;山门联如李警声《北山山门》联;企业门联如李凤声《企业大门联》……都是离开宫室房屋的另一种大门。
春联、门联如果突出家主的行业特点,便发展出行业联,《楹联丛话·故事》说:“《簪云楼杂说》云:春联之设自明孝陵昉也。时太祖都金陵,于除夕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太祖亲微行出观,以为笑乐。偶见一家独无,询之,为醃豕苗者,尚未倩人耳。太祖为大书曰:‘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投笔径去。嗣太祖复出,不见悬挂,因问故,答云知是御书,高悬堂中,燃香祀圣,为献岁之瑞。太祖大喜,赉银三十两,俾迁业焉。”现在把朱元璋这副联视作最早有文献记载的劁猪行业联,而它却出于春联。由此而发展出独立的行业联,至清代尤盛,《楹联续话·杂缀》说:“董文恪公未第时,游京师甚困。偶于薙发店中书一联云:‘相逢尽是弹冠客;此去应无搔首人。’一日曹又方,某亲王过而见之,大加叹赏,延之入邸,遂以书画闻京师。又,相传有一薙发店乞联于狂士者,大书云:‘磨厉以须,问天下几许?及锋而试,看老夫手段如何?’数日间客裹足不前,其店顿闭。”(丁按:上联“几许”上脱“头颅”二字)这已是脱离春联的行业门联了。本集也收了黑龙江联家所创作的行业联,如吴文江《缝洗店联》,突出了缝洗店的特点:
万线千针缝冷暖;
一年四季涤尘污。
此外,如杨列清《茶楼联》《书店联》、王同兴《瑞悦火锅王联》《阳光茶楼联》、田耀民《猕猴桃水果店联》、王景发《衣帽店联》《图书馆联》、左道《理发店联》《早餐店联》、李长义《易和理疗中心联》、赵国学《火锅店联》《拉面馆联》、卢文贵《水饺店联》、富锦刘丽《佳木斯江天宾馆联》……以及具有业务特色的机关单位联,如井春生《农业银行联》《教育局联》《环保局联》、卢明《税务局联》、富锦刘丽《富锦骑游俱乐部联》《佳木斯仓运码头春联》、李广志《学校实验楼联》《学术报告厅联》《学生活动中心联》、李长义《敬老院联》、杨柏森《镇政府春联》……都能结合业主和单位的特点,使人一望而知它们属于哪个行业和办理哪种业务。三、脱离传统建筑与楹联的繁荣
楹联脱离中国传统建筑,是说它不再必须依赖宫室的门、楹、柱、壁而存在,而是搭上与传统建筑毫无关系的另一种载体。纸的出现曾使东西方文化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同样,也促进了楹联的发展。古人可以刻板印刷,今人可以投稿报刊、出版书籍,再也不用为区区楹柱四壁无法大量悬挂而苦恼,极大地开拓了展示空间,从而促进了楹联的繁荣和发展。
不依附传统建筑的楹联,起于何时。文献不足征,但清代已有文字记载,如赠人联,《楹联丛话·佳话》:“徐健庵先生以大司寇谢病归。御书‘光焰万丈’扁以宠其行。时人赠联云:‘万方玉帛朝东海;一点丹诚向北辰。’”又如应对,《楹联丛话·杂缀》:“板桥解组归田,有李啸村者赠之以联。板桥方宴客,曰:‘啸村韵士,必有佳语。’先观其出联云:‘三绝诗书画’。板桥曰:‘此难对。昔契丹使者以“三才天地人”属语,东坡对以“四诗风雅颂”称为绝对。吾辈且思之,限对就而后食。’久之,不属。启视之,则‘一官归去来’也,咸叹其工妙。”这些联种都不须依附于楹柱。
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原本必须依靠楹柱墙壁而存在的婚联、寿联、挽联,也大速度地向去传统化发展。如祝寿,本应将寿联悬于中壁之斗大寿字两旁,而今罕见有人这样做,而是戴着洋王冠,切着洋面包,吹灭洋蜡烛,拍手唱着洋颂歌:“祝您生日快乐!”所谓寿联,顶好是当场献读,一般是事后补写寄上。婚丧之礼,大半如此。寿联婚联,无异赠人,挽联无异于悼念。也正因此,这几类联摆脱了场地束缚,而得到更大的发展。本集也收了黑龙江联家的部分成果。
挽联前文已录,其寿联如刘文焕《百岁伉俪寿辰贺联》:
寿过期颐,鹤鹿同春增岁月;
福及望海,松梅和韵续年轮。
联用“期颐”点出百岁,同“同春”点出同庚,用“和韵”点出伉俪,用“增岁月”“续年轮”祝其长寿。其它如王声垠《贺贾福林先生七十寿辰》、王国华《王溯源八十大寿联》、田耀民《贺三姐田耀波66寿辰》、邢树秋《寿联》、富锦刘丽《富锦市美术协会主席武广生七十六寿联》、刘永存《福建安溪楹联学会陈振珠会长八旬寿辰贺联》、刘延复《慈父九十六岁寿辰联》、刘兴君《贺金财老先生八十寿联》、卢文贵《老伴七十八岁生日联》……都遣词吉祥,用典贴切。婚联如王声垠《贺李勇孙海梅新婚》:
育李杏坛,神勇联坛,翰海同舟逐浪远;
画梅巧手,蓝图妙手,长天比翼伴霞红。
此联以“杏坛”“画梅”喻新娘美术教师身份,以“联坛”“蓝图”点新郎职业,用“比翼”“同舟”点明婚联性质并祝其美满,并将李勇、海梅嵌入联中。其它如王同兴《贺曲贵海、邱瑞琪伉俪金婚》、王国华《王磊、何军红新婚联》、史献良《为儿子撰婚联》、生海军《婚联》、刘宇《支边老友新婚》联、富锦刘丽《贺孙丽娟李景奇新婚之禧》联、刘关祥《婚庆联》、衣殿臣《李勇新婚联》、孙丽娟《贺吕建章李惠新婚》联、李彦民《贺学生邢北昱、董婉茹新婚》联……都从各个侧面表现了婚礼热烈喜庆和对新人美满幸福的祝愿。
而当楹联完全摆脱了传统建筑的束缚,实用性减少,文学性增强,它便和诗词一样,海阔天空,任意驰骋,尽情翱翔,极大地拓宽了创作领域和社会功能。
(一)楹联脱离传统建筑后,其功能大到可以上天入地,参议时政、军国大事和社会热点;小到吟咏一花一木、个人偶感。仅就本集所收时政联中,就有关于习Z书记讲话、民族复的中国梦、中华民族核心价值、反腐倡廉从严治党、文化自信……还有关于两会的召开、十三五建设规划、富国强军、建设和谐社会、维护世界和平……还有神舟飞船、嫦娥号登月以及钓鱼岛、南海诸岛、收复香港等重大事件。这些楹联都以饱满的政治热情,拥护以习Z书记为领导核心的党中央及其方针政策,歌颂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表现了建设和谐社会和维护国家神圣领土和主权的决心。如王国华《赞南中国海》:
九线标图留故土;
三沙建政固金瓯。
上联写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固有领土的证据和法理依据,下联反映南海国防的筑固与捍卫领土的能力与信心陈修侃。在时政联中,反腐倡廉联的数量最多,王显武、王景发、卢明、卢文贵、包广钺、刘玉辉、纪贵、李佳文、李海燕……等数十位联家都写了这类联语,而且有人写了不止一副。
楹联家的笔不仅挥洒于军国大事之中,也可以雕琢于微小事物之间,这就是咏物联和吟怀联。画形状貌,托物写志,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优良传统,当代楹联也继承了这一传统。收于本集咏物联所咏之物就有松、竹、梅、兰、菊、牡丹、芍药、丁香、荼蘼、菩提花、达子香、樱桃、石榴……等花木,鼠、牛、虎、兔、蛇、马、羊、猴、鸡、狗、猪、蚕……等动物,爆竹、茗茶、风筝、书画、酒、紫砂壶……等器物,甚至铁人的羊皮襖、刹把也成了吟咏对象诗芙雅。咏物联最能体现作者的性趣爱好与价值取向,如赵宝海《杨氏紫砂联》:
壶内圆方,借问紫砂何处有?
杯中岁月,数来精品此间多。
以杯伴随人生岁月,可见作者爱茶之深。何以专爱外圆内方款式之壶,则表现出作者处事虽可通融,但内心必须方正的坚持原则的价值取向。
楹联也可以钻入人的内心深处,扑捉作者的一个灵感、一个冲动、一个感悟,从而形成咏怀联、感悟联、格言联等。收入本集的楹联中,这类联种也占有很大的数量。这里有王景发、王继荣、王翠琴、刘仁……等联家的《偶感联》,有毛大鹏、毛忠恩、冯彦斌、曲文华……等同志的《抒怀联》,有孔祥忠、石贵、王淑梅、田文达、代德东、玄桢颖、延寿刘丽、刘杰……诸先生的《咏怀》,有吕殿恒、朱宏秀……等诗友的《感怀联》,有华晓光、李再林、王秀茹、王松、王文达……诸先生的《感悟联》,以及叶闻鹦的《杂咏》、包广钺的《咏志》、富锦刘丽的《办公室遐思》、刘茵的《闲咏》、杨军的《无题》、王志滨的《闲题》、王金的《即兴》、邓春珍的《杂感》……这些联语,一般是写给自己,不为悬挂,即使王玉德先生题作《题壁》,也未必真的写在自家雪白的墙壁上。它们多半是智慧的结晶,闪耀哲理的的光芒,如李再林《感悟联》:
山舞银蛇冬将去;
人思愿景梦成真。
上联即诠释了西方哲人名言: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的哲理;下联说美梦成真必须以有理想为前提的道理。
(二)楹联脱离了传统建筑后,纵横天下,纵可以上溯炎黄、孔子,评点五千年文明史;横可以勾勒九百万中华大地,濡染北国冰雪,江南秀色,描绘祖国的锦绣江山。
收入本集的名山大川联作马新贻,有泰山、黄山、祁连山、武夷山、神女峰、井冈山、千山、大小兴安岭、驿马山、横头山、松峰山、香炉山、凤凰山、石刀山、二龙山、龙凤山、大景山、鹿鼎山、碾子山、炮台山……等山岭,有台湾、海南、钓鱼、三沙、刘公……等海岛,有长江(三峡)、黄河(龙门)、金沙江、松花江、牡丹江、乌苏里江、诺敏河、海浪河……和太湖、镜泊湖、兴凯湖、莲花湖、月牙湖、五大连池、日月潭、岔林湖……等江河湖泊。联家们的彩笔绘出一幅雄伟壮丽的万里江山画卷,而每副山水风光联,则是其中的素描和特写,如陶准《松花江联》:
携长白雪,带四野风,掠月挟星归大海;
举华夏帆,追千年梦,幻涡化浪斩重山。
上联写松花江从长白山经原野,昼夜不息地奔向大海;下联说它带着帆船,跨越险涡骇浪劈山夺路的气概,这正是中华民族千年追梦勇往无前精神的艺术表现。
这些秀美壮丽的山河,星罗棋布地分布着风景名胜,让黑龙江联家陶醉。收入本集的就有都江堰、白帝城、杜甫草堂、黄鹤楼、栖霞楼、滕王阁、长城、金长城、五国城、黄龙府、三峡、龙门、九寨沟、越王楼、望江楼、阅微草堂、一览阁、听雨廊、望儿山、雪乡、扎龙、太阳岛、明月岛、白莲桥、卧虎泉、茅兰沟、福州夜西湖、杭州西湖、夫子庙得月台,以及哈尔滨、呼兰、巴彦……等温地和公园,每一联都是水墨丹青,如李勇《三峡联》:
醉此岩险虁门,云美巫山,峰奇神女,峡雄宝剑,绝飞湍,森木平湖,两岸猿声犹在耳;
慨乎城高白帝任灿灿,祠庄屈子,村古明妃,坝固葛洲,巨镌丽藻,新台旧阁,千般风韵总萦心。
上联以虁门之险、巫山之云、神女峰之奇、宝剑峡之雄和飞瀑猿啼,写三峡自然风光之壮丽;下联以白帝城之高耸、屈子祠之庄严、昭君村之古老、葛洲坝之坚固和台阁之丽藻,写三峡人文景观的各具特色。上下联古今相映,动静相谐,为读者提供一幅三峡立体画卷。
在风情万种旖旎多彩的自然风光中,黑龙江联家最不能忘情的是壮美龙江的冰雪景观,冰雪联和春联是本集所收数量最多的两个联种。他们或以《雪乡》为题,或以《雪博会》为联,或吟《冰雪大世界》,或咏《冰雪博物馆》,而更多的作者则以《冰雪联》为题,它们从不同的视角描绘了北国的冰雪奇观,如王若男《冰雪大世界联》:
冰雕输匠心,配与彩灯彰玉骨;
雪塑显功力,交相晴日摄芳魂。
冰雕雪塑,作者未状其形,未画其貌,只以“匠心”“功力”,使人想象它们的千姿百态,在灯日交晖之中,透剔的玉骨仿佛也有了灵动的芳魂。从而写出了冰雪雕塑之美。
楹联不仅可以笔扫万里,而且还可以勾勒百代,追溯千古,展示中华民族的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收于本集的楹联,咏赞或追怀黄帝轩辕氏、炎帝神农氏、治水的大禹、射日的后羿、屈原、孔子、苏武、王昭君、曹操、诸葛孔明、刘琨、武则天、李白、杜甫、包拯、杨家将、欧阳修、苏轼、毕升、微钦二帝、岳飞、辛弃疾、成吉思汗、朱棣、巴海、吴汉槎、林则徐……等古圣先贤和英雄人物,有毛泽东、叶剑英、彭德怀和秋瑾、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李兆麟、张甲洲、杨子荣等革命领袖和革命烈士,有马占山、苏炳文、鲁迅、萧红、丁玲、钱学森、王进喜……等著名人物。以及出河店战役、虎门销烟、武昌首义、九·一八事变、江桥抗战、八女投江……等历史事件和建党、建军、建国、抗战胜利、香港回归、哈市解放……等重大节日与事件的周年纪念。对历史人物缅怀凭弔的同时,不但写出他们的历史贡献,而且还做出相应的评价,如刘龙天《弔屈原》:
湘水长流,离骚雅韵传千古;
高山仰止,爱国诗篇第一人。
作者指出屈原的伟大诗篇,与湘水共流,与高山同高,是第一位爱国主义诗人,对屈原的历史功绩作了充分的肯定。不仅对历史人物如此,对历史事件也是这样,如鄂明尔《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联》:
开千古纪元,争民主而取自由,起共和而终帝制,更激扬气壮九州,襟怀四海;
领百年典范,仰钟山以观寰宇异世帝王行,弘博爱以冀大同,犹祈盼潮平两岸,风正一帆。
作者对辛亥革命结束帝制开启共和新纪元,给予高度的评价,对民主自由、平等博爱、天下为公,以进大同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口号予以历史的肯定,但他们这些理想是否实现?甚至祖国尚盼统一,都给读者留下思考的空间。
分开看南泽十八,联家对一个个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缅怀和评议,社会进步的光芒,便在历史的一个个节点上闪烁;合起来,便会感到传统文化的浩瀚和历史车轮的滚动。
(三)脱离传统建筑后,楹联更深入地进入到人们的生活细节,犹如一幅幅色彩鲜明的浮世绘画朴奂喜,从而形象地反映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生活面貌。
收入本集的楹联,涉及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有品茶、下棋、垂钓、晨练、放风筝、打麻将、开博、养生、旅游、漂流、初恋、啃烤玉米、上老年大学、玩智能手机……一些无关宏旨的生活小事、闲事、信手一笔,皆可成联,如杨克炎《上网聊天联》:
编个假名进去,虚拟空间,明知这个我非我;
敲些瞎话出来,伪装领域,甭管那些谁是谁。
熟悉杨克炎先生的联友都知道,通俗辛辣,以俗语入联是他独特的语言风格,这副联也表现了这一特点,而且题材“时髦”,很接地气。
楹联还可用来读书、观戏和友朋交际,本集所收刘忠图之《〈周恩来传〉读后感》、刘玉辉之《读〈论语〉》《读〈红楼梦〉》、王运革之《读陆伟然先生〈诗艺谈〉》《读丁广惠教授〈风兮斋楹联集〉》、王国华之《贺刘兴君〈紫竹斋论稿〉出版》、朱慧敏之《观鄂明尔老师〈山水画〉有感》……都能品评月旦,议论肯切,如丁锋《贺唐飙先生〈桃花巷〉出版》:
水师营、皇鱼圈、瓦盆窑、晒网场子,沧海桑田话老城,记载一方轶事;
桃花巷、傅家甸、秦家岗、田家烧锅,言情编故书历史,流传几个传奇。
楹联用几个地名概括了《桃花巷》的基本内容,并指出此书的价值在于记载了百年老城的发展变化和记述轶事传奇。
楹联亦可用于人们之间敦厚情谊的交际。收入本集的赵宝海之赠王静远、张希民之赠张延河、苏俊英之赠王运革、李铁军之赠联友、刘延复之赠王同兴、左道之赠胡睿、王凯霞之赠郑恢、刘永存之赠江小鱼、延寿刘丽之赠母、李铁军之赠联友……大都能结合受赠人的特点,有的还嵌名于联中,如申海清《赠王田先生》:
王运羊毫,三无自叹布衣客;
身游书海,椽笔独耕山左田。
王田作书,每署“山左王田”,现嵌于联中,而羊毫、椽笔、书海则切王田书法家身份。
(四)离开传统建筑的楹联,形象细致地描绘了中华民族的民俗风情和特有的文化,承载并传承了民族传统文化,成为凝聚民族团结的精神力量。
本集所收,涉及从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戍狗到亥猪的十二生肖(曾冠贤),立春(杨一先)、清明(李景富)、夏至、立秋、白露、寒露(李淑梅)……等时令节气,春节(彭荔卡)、人日(张凤武)、元宵(杨列清)、端午(佘洪玲)、仲秋(杨景仁)……等传统节日。在这些楹联中,楹联家们描写了传统节日时令的文化特点和民俗活动,如彭荔卡在《贴年画》《放鞭炮》《对春联》《煮年饺》《吃年饺》等系列春节年俗联中,描写了浓厚的年俗年味,其《煮年饺》:
手巧心灵,一群萌宝争相洗澡;
勺抛水沸,几队扁舟络绎飘摇。
初下锅,水饺沉底,及水沸。饺始飘浮,作者将煮饺过程写得细致入微,而萌宝入浴、扁舟飘摇的形象比喻,活画出饺子在锅中的不同状态。又如李福德《端午节联》:
凝香艾叶思屈子;
破波龙舟励后人。
楹联写了端午节悬艾蒿、划龙舟等民俗活动宋美遐,并点出纪念屈原的节日起源,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永远激励后人。
中国传统戏剧和地方戏巨的笔顺,最能反映人民群众的思想愿望和是非观念,本集所收楹联也同样涉及了它们。皮影戏是起于宋代的古老剧种,剪纸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艺术种类。剪纸非遗传承人、海伦剪纸艺术家傅作仁先生将二者结合起来,创作了一套影人“头楂”,准备出版,我省联家为其配联,盛赞他高超的技艺,如孙丽娟《为傅作仁先生皮影〈柯力木〉配联》:
巧手凭心传古艺;
穿时越史展新姿。
二人转是东北特有的地方剧种,曲调繁多,向来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嗨”之称,本集就收有刘向军《喇叭牌子》《锯大缸》等二人转曲牌联,描写了这些曲调的音乐特点。他还在《古城会》《夜宿花亭》《寒江关》《浔阳楼》《密建游官》……系列传统剧目联中写出剧目的基本内容,并寄寓作者的爱憎情感,如《白蛇传》联:
游湖借伞,现形怪蟒,舍生忘死盗仙草;
水漫金山,力战秃驴,斩浪劈波救许郎。
楹联概括了《白蛇传》的基本情节,一个“舍生忘死”、一个“秃驴”,表达了作者对白娘子、法海分明的爱憎情感。这些剧目,不仅是二人转,也是京剧、评剧等剧种的传统节目。
(五)楹联脱离传统建筑,得到繁荣和发展,联家们便可以从容地研究楹联自身的表现形式,于是产生了形式多样的智巧类联种。
这些智巧类的楹联,或回文,或嵌字,或集句,或拆合……它们在遵守楹联创作一般原则的基础上,还要增加一些不同的规定,增加了创作的难度,因而也最能展示联家的才华,使联坛丰富多采,但也容易流于形式,内容空洞而成为文字游戏。
本集收了陆伟然、杨克炎等人的回文。回文源出于回文诗,回文诗最早见之于和东晋相对峙的前秦,苏蕙作回文诗绣成《璇玑图》寄与丈夫窦滔。楹联家借鉴而成回文联,其特点是正反读,皆成联,如赵静《回文联》:
虎跃山惊山跃虎;
龙腾海啸海腾龙。
也收入一些嵌字联,其特点是将一些特定的字词嵌入联中:或如王宏昌、王明军等嵌入人名,则称嵌名联;或如张泓泉等嵌入地名,或如赵玉平只嵌入“春”或“雪”字。如张泓泉《嵌地名联》:
修文彰武方兴国;
承德怀仁可富民。
上联谓文治武功可以振兴国家,下联说让人民富起来需有仁德的政策。但全联只用了 “方”“可”两个字连缀,而修文(广西)、彰武(辽宁)、兴国(江西)、承德(河北)、怀仁(山西)、富民(内蒙之古县名)都是地名。嵌字联中对所嵌的位置有固定的要求者,则称之为诗钟,一种是七言上下联分嵌二字,所嵌位置,称为格,格有专名,本集收张立红《诗钟·柳河七唱》将“柳河”二字分嵌上下联,嵌入第一句为鹤顶格,第二字以下,依次为燕颔、鸢肩、蜂腰、鹤膝、凫胫、雁足等格,如其《燕颔格》:
捻柳成笛吹紫燕;
击河作浪荡金鳞。
诗钟另一种玩法是上下联分泳二字,但不能露出此二字形迹,如王树文《“马”“龙”分咏》:
点睛破壁称神笔;
指鹿施威是乱臣。
上联咏张僧繇画龙点睛,龙遂破壁而飞的故事,下联则咏赵高对秦二世指鹿为马之事。上联有龙,下联有马,但却无“龙”“马”二字字样。
本集还收入了王树文、刘学等人的集句联,即作者不加一字,上下联全用前人诗句,如刘学《集句联》:
水深波浪阔(唐·杜甫)
情短藕丝长(元·杨果)
本集还收了王立君等人的谐音联、数字联、集词牌联,杨国学的拆合联……等智巧类楹联。其中拆合联,是要求联中的两字应合成某一字,或者说另两字由某一字拆成的。如赵国学《拆合字联》:
山丘纬地长延岳;
日月经天久照明。
其中山与丘合成岳,日与月合成明,且在上下联中的位置相同。
总之,楹联摆脱传统建筑束缚之后,海阔天空,无拘无束,无论内容蓝蝶之谜,还是形式,都得到很大发展,呈现出百花争艳,一派繁荣的景象。
《黑龙江当代楹联作品二集》的附录是《哈师大中文系硕士研究生阳明滩春游联语应对课业选》,本集的附录则是《肇源县中小学生作品选》,它表明黑龙江楹联家协会对楹联进课堂的态度是一贯的,但从学历上,这次是从硕士研究生一下移到中小学,从象牙宝塔一下子踏踏实实地站稳了龙江大地,更加接通地气。使人不仅看到,黑龙江当代楹联家的雄厚实力,也看到黑龙江新生一代的茁壮成长,让人感到黑龙江联坛后继有人,充满无限希望。
二○一八年四月二十二日于哈师大凤兮斋
黑龙江省联坛黑龙江省楹联家协会微 信 号:黑龙江省联坛
地址:哈尔滨市香坊区文府街6-1号
主编:刘兴君
责任编辑:孙丽娟 张 强

推荐您阅读更多有关于“”的文章

文章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