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全部文章 / 正文

x220i驱动佛教手册(三)佛教的基本教理【下】-文德书院

时间:2017年01月18日 | 作者 : admin | 分类 : 全部文章 | 浏览: 417次

佛教手册(三)佛教的基本教理【下】-文德书院

若您感觉受益,请点击上方标题小字:“文德书院”,添加“关注”,以期互励共勉,六时吉祥,阿弥陀佛!

二、十二缘起
原始经典中,有很多部都在论述价值缘起。所谓价值缘起,乃是说明在有关的事项,具有流转或还灭的关系,此有关的事项,有分为二支、三支、四支、五支,以至九支、十支、十二支,甚至更多。而四谛说也是由二支所形成的流转、还灭缘起。有很多经典,也如四谛不用“缘起”一词,而讲缘起关系。关于十二支彼此间有什么关系,异说纷纭。在原始经典中,并没有作具体的叙述。但到了部派佛教,就将十二支说成三世两重因果。十二支中,最初的无明、行二支是过去世的二因,其次的识、名色、六处、触、受五支是现在世的五果,并以这些来说过去与现在的一重因果,接着的爱、取、有三支是现在世的三因,最后的生、老死二支是未来世的二果,并以这些来说现在与未来的一重因果。综言之,即是所谓的三世两重因果。
南方佛教与后世大乘佛教,均把十二缘起解释为三世两重因果,这也是一般佛教的传统的说法。说一切有部的通说,是将十二缘起解释为三世两重因果,但是此一部派对十二缘起的状态,析为四种,而说四种缘起。即1刹那缘起,2连缚缘起,3分位缘起,4远续缘起。其中刹那缘起是表示十二支作用于同一刹那的“同时的论理关系。”连缚缘起是说明做为肉团、精神现象的十二缘起,时时刻刻在进展变化,而我们日常经验的身心活动即是依据此种缘起关系产生的。分位缘起是指将十二支分为过去、现在、未来等的三世两重因果。远续缘起,谓十二支不仅表示三世,而是在说明久远的过去至遥远的未来,长时间的关系。近代,西洋、日本学者对十二支有种种议论。或就传统立场而言,或以为同时因果的论理关系才是佛的真说,或就折衷立场而言等等。但是,释尊在说法时,曾由于对象智慧、根机及理解力之不同,而对同一教理,或做第一义的解说,或以浅近的例子或譬喻,做极通俗的说法。故对十二缘起的说法,我们也不能做片面的决定。阿含经中,虽然没有将十二缘起视为三世两重因果的胎生学解释,但仍可发现它的萌芽。以上所提四种缘起中的第二连缚缘起,不仅是今日我们最易理解的,也是阿含经所论述的。现据此,对十二因缘加以解释。不过十二支中的每一支,巴利文及汉译的阿含经均有说明,但二者多少又有些异说,现参照二者予以介绍。1、无明即无知,对四谛、缘起的理论无知,不了解佛教的根本思想的世界观及人生观。无明的反面,即八正道中的正见。2、行即身、语、意三行,亦称三业。行是因无知无明而产生错误的身、语、意三业。此行,不只是指错误的行为,也包含行为馀力的习惯力。不管我们的行为经验是何种情形,决不会轻易消失,一定会留下一些余力被保存蓄积起来,而成为能知、性格等素质。3、识如前面说明五蕴、十八界的识,识即六识,是指“认识作用”或“认识主观”而言。此处乃指认识主观的六识。阿含经中,将“缘识有名色”的识,分为三种:1入胎的识,2在胎的识,3出胎后的识。若仅将十二缘起中的识,解释为入胎的识(结生识),就会成为三世两重因果说的胎生学见解。但是,就我们所知,原始佛教中的识乃指入胎、在胎,出胎后三种而言。4、名色乃指识之所缘的六境(色,声、香、味,触,法)。亦即《缘起经》中所言“内识身,外名色”的名色一词。5、六处(六入、六入处) 指眼以至意的六根。意即感觉、知觉的能力。6、触即根(六根)、境(六境)、识(六识)三者的和合,亦即由根、境、识而有感觉,与由知觉而成立认识条件的意思。7、受和五蕴中的受相同,意指苦乐等感受,即眼触所生的以至意触所生的六受。而六受又各有苦、乐、不苦不乐等三受。这些都是认识(触)后产生的苦乐感受,但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又有很大的差别。如贪欲者是乐的感受,在嗔恚者则是苦的感受。此乃由于认识主观的识,不像白纸一样,而含有缘于过去的无明、行,所生的贪欲、嗔恚等性格的缘故。8、爱也译为渴爱,意指如渴者求水般激烈的欲求。可分为色爱以至法爱的六爱,或欲爱、有爱、无有爱的三爱。缘认识而起的苦乐等感受一产生,对苦就有憎避的强烈欲求,对乐受就有爱求的热望。这些强烈的欲求或热望,即是爱。也就是以爱来表示对苦乐受所产生的爱憎之念。
9、取有欲取、见取、戒禁取、我语取等四取。前面的爱,是指心中产生激烈的爱憎之念,而取是对爱念生舍取之实际行动。亦即指“爱则夺取,憎则舍弃、伤害”的实际行动。或者可说是,由于身语的取舍选择行为。杀生、偷盗、邪淫,或妄语、恶口、两舌、绮语等身语业,均可涵盖于“取”之中。10、有即存在。或注释为欲有、色有、无色有三有。广义的说,有是现象的存在,与行、有为一样,意指一切的存在。因十二支皆是有,故亦称十二有支。在此意义上,有可分为业有与报有,业有是指善恶业的存在,报有是指善恶业果报的存在。可是,如同前面行支所说的业有包含了身、语、意三业,及它们残留的余力,而残留的余力会形成知能、性格等素质,这里的有,是指来自取支(取舍选择的实际行为)残余的势力,它不但是过去行为习惯力的蓄积,也限定了未来行为的发展。故“有”之下为“生”。取与有二支,可说相当于前面第二支的行,爱支则相当于第一支的无明。亦即自无明产生行,而行之中含有实际行为的余力,似此,自爱产生的实际行为就是取,而门取产生余力就是有。11、生指有情生于某一有情的部类,或指日常生活有某种经验产生。前者是指担负有情过去全部经验的余力(即知能、性格、体质等)而生。故每个人具有一定的素质。后者是指以人的素质(有)为基础,而有新的经验产生。总之,二者均是自“有”产生新的“生”。12、老死 在《缘起经》中,于老死之后加上了愁、悲、苦,忧、恼。认为生以后会产生老死等苦,而以老死代表一切的苦恼。总之,无明,行与爱、取、有等错误的思想与行为,一定会遭受到苦恼。而以十二缘起为首的种种缘起说,也就是以具体的例子来说明:三界轮回的一切苦恼,即由于无明,渴爱等烦恼及行、取、有等业因而产生的。
第四节 三法印(或四法印)
法印,即“法之印章”,亦即“佛法之特征”之谓。在中国,如果某些经典和法印的思想一致,则被认为是佛的真说,如果与法印的思想相违背,则被判定为不是正确的佛说。法印可列举出三种或四种。即三法印或四法印。四法印:1渚行无常,2诸法无我,3一切行苦,4涅架寂静。其中除去“一切行苦”则成为三法印。
一,诸行无常诸行起指一切生灭变化的现象,与有为同义。所有的现象,都不曾有一瞬间的停止,无常生灭变化,这就是诸行无常。现象,包括物质与心,这常常是变化的,关于这点,今天的自然科学也如此说。连昔日认为是固定不变的物质最低单位——原子,科学也证实了不是不变的,它是以原子核为中心的电子、中子等等结合而成的运动体。物质可说是微粒子,但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只是经常变化的能。这是众人皆知的道理。而且这些原子复合而成的诸种物质,大至宇宙的天体为止,都有物理的,化学的好几重变化,而不止息。此更加证明了佛教的诸行无常说是真理。佛教以为,诸行是无常的,是我们日常经验到的眼前事实,不需要特别证明,它是自明的。故在法印之中,诸行无常被置之于第一位。就如理论上所说的“无常故苦”或“无常故无我”,像这样,无常被说为是苦与我的理由。因为无常的实践(无常观),人遇到近亲死亡等等,就会感到世事之无常,而产生宗教心。因为无常观,而舍弃了骄慢与执着之心,借着正确的认识无常之真相,而能舍弃对我、我所(自己与自己的所有物)的执着与骄慢之心,而怀着谦虚与体谅他人之心,因为无常观,而能爱惜寸阴,不断地精进努力。
二、诸法无我诸法的法,意指“无我性的事物”,也可单指“事物”赌侠1。但原始佛教中,“事物”只限于“无我性的事物”,因此诸法与诸行一样,是指一切现象。无我是“没有我”、“非我”,在这里当作是永远不会生灭变化的实体或本体。佛教以为此种实体或本体是在经验认识以外的,其存在与否并不明白,被认为是无记,因而禁止探讨这类问题。在此一意义下,佛教不说那种无实体的“我”。但在我们的世界里,则可以说一切法“非我”。因此,诸法无我即是一切事物非我。
无我与空是说诸法处于无我、空的状态。这究竟是什么涵义呢?事实上,它具有理论与实践两者之间的意义。在理论上,无我与空,即无自性泪痕剑,即无自己固定本体的性质。亦可说无固定性。诸法并无不生灭、固定的实体。所谓“固定”,是与他人无关,孤立而独立自存的意思。但社会人生的一切都与他人有关系,不是绝对单一孤立存在的。而一切皆与时间,空间,或其他事物有所关连,是相对、相关的存在。社会、人生也没有固定的活动。什么条件就有什么变化。这就是理论上之无白性的“无我”和“空”。其次,实践上的无我与空,可分为无所得、无挂碍两方面来说。无所得,即无执着。我们对我,我所有所执着,就认为它是固定常存的,又希望它是固定不变的。而所谓“无所得”,即没有我执与我所执,就是无我、空。无挂碍即无碍,也就是无障碍、封滞,而能自由自在地活动。此即指无所得无执着地进展完成的状态。无执着则能如法而自由自在地活动。以上是对无我与空的考察,但理论上,无我是正确、如实地看社会与人生,这可说是缘起与诸法实相的同义语。实践的无我,是指达到最完美、最充实的人生活动。理论上的无我与空,是实践无我与空的基础。佛教最后的目的,就是体得实践的无我与空。《般若心经》上所说的“五蕴皆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空”,就是指理论上、实践上的空与无我。
三、涅槃寂静此处的涅槃,意指“吹灭”或“吹灭的状态”。涅槃即是吹灭烦恼之火,原始经典曾将涅槃的定义说是:“所有的贪欲灭尽,瞋恚灭尽、愚痴灭尽,此即称为涅槃。”所谓捏槃寂静,即是达到无苦安稳的理想境地。到了部派佛教,将涅槃分为有余涅槃与无余涅槃两种。有余涅槃(又名有余依涅槃),是说虽然断绝一切烦恼且超脱生死,但过去业的果报(即肉体)仍做为余依而残存下来。因此,还不可说是完全涅槃。另一方面,无余涅槃(又名无余依涅槃),是断绝了一切烦恼,也断绝了余依的肉体,亦即完全的涅槃,如佛的入灭。般涅槃是完全的涅槃。而有余、无余的思想是受到了耆那教等外教的影响,也加入了“存在论”的见解,这是佛教本来所没有的。到了大乘佛教,前面的二种涅槃又加入了自性清净涅槃与无住处涅槃,成为四种涅檠。此中自性清净涅槃就是佛性。由于自性清净心(佛性)具有常乐我净等四德,因此将这等于本来涅槃的佛性也当做涅槃。所谓无住涅槃是指不常住在生死与涅槃两种境界中的涅槃。这是不厌生死、不欣涅槃、对生死与涅槃都不执着,挺身而出以从事于救济众生的慈悲活动。真正理想的涅槃必定是无住涅槃。这又称为生死即涅槃。
第五节 三 学
一、戒 学戒是调整身心,使身心养成好的习惯。不只要避开宗教上、道德上的不善与恶德,在经济、法律及肉体健康方面,也不做与理想相违的事,此即防非止恶。戒本来的意思,也即是防非止恶。止恶的戒称止恶戒,亦称律仪。专门的说法,戒分为世间的有漏戒与出世间的无漏戒。而有漏戒中的欲异的戒,称别解脱律仪,色异的戒称静虑律仪。出世间的戒称无漏律仪。别解脱律仪又分在家戒与出家戒,在家戒有优婆塞(信士)、优婆夷(信女)日常必须戒守的五戒,以及斋日须特别戒守的八关斋戒,出家戒有比丘的二百五十戒、比丘尼的三百四十八戒、沙弥及沙弥尼的十戒、正学女的六法戒。现将止恶戒即律仪,表示如下:(此处有一表格)
但是,戒也有行善的意思;止恶的戒称为止持戒或律仪戒,李亚倩行善的戒称为作持戒或作善戒。以上所说的戒,主要都是原始佛教与部派佛教的说法。但到了大乘佛教,戒不只是止恶,行善的利行擎海潮,而且强调利他行的一面。即必须具备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恶口、不两舌、不绮语、无贪、无瞋、无痴的十善戒,以及摄律仪、摄善法、摄众生(饶益有情)的三聚净戒。
二、定 学如果依戒来调整身心,接着就会产生统一心的定。为了得到定,而要调身、调息、调心,也就是调整身体、呼吸与精神,这可说是广义的戒。定是指精神的安静统一,但心静的方法有种种程度之不同,普通人日常心静的欲界定,并不是真正的精神统一,真正的精神统一称为根本定,是属于色界定及无色界定。四禅定是色界定的根本定,色界定若进而安静、接近无念无想的状态,则称无色界定。总之,色界、无色界是指禅定中之心的状态,就如色界被区别为四禅,无色界也被区别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四阶段,这是表示渐渐安静的状态。为什么要修习禅定呢?佛教以为是要使心统一,并能以明镜止水般的心,观察诸法实相,获得正确的智慧,使心空明,俾得采取适切的判断及迅速确实的处置。总之,禅定的目的在依定得慧,并且对慧加以活用。
关于定的功德,巴利佛教提出如下五种:1得现法乐住。有助于身心的乐住健康。此即禅者被视为安乐法门,健康法之原由。2得观(毗钵舍那)。即得到悟的智慧(漏尽智)。3得神通。即得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天眼通(有情生死通)等五神通。4生于胜有(殊胜幸福的色与无色界)。此为外教之想法。5得灭尽定。这是唯有圣者才可得的清净无心定,在非想非非想处定之上。其他还有种种功德,在此不赘述。较特别的有梁锡昌,《阿含经》中所提的慈悲观功德十一种:1卧安,2觉安,3不见恶梦、4为人所爱,5为非人所爱、6众神守护吊唁的意思,7不为火、毒、刀所害,8迅速入定、9脸色明朗、10临终不昏迷、11即使不开悟,至少可生于梵天界。为了能由定入慧,《阿含经》中曾提到这两方面的修道法:即五蕴观、四谛观、三三昧(空、无相、无愿,亦称三解脱门),八解脱(八背舍)、八胜处(八除入)等。
三、慧 学佛教最后的目的在于获得悟的智慧。不论三学或十无学法、六波罗蜜,均将智慧置于最后。但智慧有多种;世俗欲界的有漏智慧、初步证悟的智慧、声闻阿罗汉的智慧、辟支佛(缘觉)的智慧、菩萨种种阶段的智慧、佛最高的智慧等。智,主要被用来形容开悟的智慧。尽智、无生智、正智等皆为阿罗汉的智慧,智般罗蜜是十地最高菩萨的智慧,四智(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大圆镜智)与加上法界体性智的五智,均为菩萨悟的智慧。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一切智智)三智,分别为二乘(声闻、缘觉)、菩萨、佛的智慧。均属悟的智慧。慧,是最广义的智慧。根据《阿毗达摩》“慧”含有善、恶、无记等一切知的作用,甚至包含有漏凡夫的劣慧到无漏的最高慧。般若,一般说是般若的智慧,被认为是最高的智慧。般若只是普通的智慧,若加上最高完全用语的波罗蜜,则成最高完全智慧之意的般若波罗蜜。智慧,可分为有分别智及无分别智二种。有分别智,是指“智慧”意识到“对象”,并且与所意识到的对象对立的情形,无分别智,是指“智慧”没有意识到“对象”唐易康,而与对象合为一体者,乃最高证悟的智慧。可是,获得此等最高无分别的佛或菩萨,并非就此停止,他们还要以此等智慧从事救济众生的慈悲活动。此时,该智慧又成为觉察救济对象(众生)的有分别智,但此一智慧,乃是获得最高无分别智后所产生的,与以前的有分别智不同,故称有分别后得智。以六波罗蜜而言,般若波罗蜜以前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等五波罗蜜,是有分别后得智的作用,亦称方便巉岩的意思。故六波罗蜜又分为方便及般若二者,方便是基于有分别后得智的慈悲活动,般若是基于无分别智的智慧活动。前者可说是下化众生的大悲,后者可说是上求菩提的大智,而具备此大智、大悲的智慧活动,即是佛教的理想。
第六节 四圣谛
十二缘起说是内证的法门,是释尊在菩提树下开悟时及成道后思维禅定下的观察所得。十二缘起说也就是为了自身而考察的佛教根本教理。而与此相对的,四谛说则是为了他人易于了解缘起说面说示的化他法门。又十二缘起说是理论,而四谛说既是理论又是实践,但毋宁说是以实践为主。简言之,缘起是自悟的法门,而四谛则是为了他人而说的教义脚链的含义。以四谛说作为佛教的根本教理,是极为合理的,它完全排除了迷信邪教的不合理性与不伦理性。这是佛教所独有的学说,未见于其他宗教。以四谛说为基础的缘起说,当然也是合理的。
一、苦 谛首先我们必须正确地观察现实。若以崇高的眼光来看它,现实是不完美且充满了污染与苦恼。四谛说的苦,是具体的生、老、病、死四苦,再加上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取蕴苦成为八苦,就是通常所说的四苦八苦。这些苦包括了苦苦、坏苦、行苦丹青胶囊。
二、集 谛集是集起,即“事物集起的原因”,有原因及理想的意思。《四谛经》以“到处不断地追求快乐的渴爱”为苦的原因。渴爱分欲爱,有爱、无有爱三种。四谛说以渴爱为苦的原因,而十二缘起说则以无明与渴爱二者为轮回苦恼的原因。无明是一切烦恼的根源。四谛说只谈到渴爱,渴爱缘无明而生,因此其中就包含了无明。x220i驱动又渴爱代表了一切烦恼。
三、灭 谛“灭”是将渴爱全部灭去而毫无剩余的意思。渴爱代表一切烦恼,因此黄英文,灭是一切烦恼灭尽的状态,也就是涅槃。原始经典中给涅槃下的定义,即灭尽了贪欲、瞋恚与愚痴。灭是佛教的理想,亦即涅槃境界。
四、道 谛“道”是达到涅槃的修行方法。分为八部分而成为神圣的八正道。此八正道池州翠微亭,也就是将渴爱灭尽的方法,亦即为达到“灭”的方法,这方法共有八项,即八正道。
第七节 八正道
八正道正如其被称为八支圣道一般,是圣道,本来是指悟的世界中的修行法,但也适用于一般社会的日常生活。因此,现在就圣俗两面来推考。
一、正 见正确的见解,有关佛教正确世界观与人生观的缘起和四谛的智慧,但对未确立智慧者,则为正确的信仰。另外,也相当于日常生活中,在做任何事情之前的通盘透彻的计划。
二、正思维指在身,语行为以前的正确意志或决定。出家人,则要以出家人的柔和,慈悲、清净的心来思维。而一般社会,学生、职员、企业家等,须常常正确地考虑到自己的立场。
三、正 语正思维后所产生的正确语言。不说妄语、恶口,两舌,绮语。要谈真实而且与别人能融洽的有益语言。
四、正 业正思维后所产生的行为。不做杀生、偷盗、邪淫的事,要从事爱护生命,布施与行善,遵守信道德等善行。
五、正 命正确的生活。正命就是以正当的职业过正当的生活,以及每天过规律的生活。无论睡眠、饮食、工作、运动、休息等等,都要有规律。借此增进健康,提高工作效率,使经济生活与家庭生活趋于健全。
六、正精进具足勇气、正确地努力的意思。精进是努力趋向理想,也就是指努力除恶,俾一切宗教的、伦理的、政治的、经济的、身体健康方面的善增加。
七、正 念具有正确的意识,而时刻不忘其理想目的。在日常生活中不要漫不经心。有些微细不注意的地方,常常引起重大的惨事,这在一般社会上是屡见不鲜的五国十代。同时要时常念念不忘佛教的正念、无常、苦、无我等等。
八、正 定即精神统一,亦即四禅定。虽然一般人得不到四禅定那种正式的禅定,但为了得到正确的智慧,同时适当地活用此等智慧,在日常生活中使心安静、精神集中是必要的。心如明镜止水,一片冰心般的无念无想的心的状态,也就是正定的展现。八正道分成八个项目,是构成一个圣道的各部分。八项成为一体有机的结合,因此八支不是个别的,是同时存在的,共发生顺序,并没有先后之别。但也有人认为应按照八支列举的顺序,而有前后一定的排列。这与戒定慧三学的情形相同,依据三学发生的顺序,首先是戒,其次是定,最后是慧,像这样也是合理的。
待续

————回向文————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所有恩,
下济一切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安乐国!
请各位佛友今日吃素念经、戒杀放生、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学佛精进、福慧双修、法喜充满!

众生无边誓愿度
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
佛道无上誓愿成


普为一切阅读分享转载流布法布施者功德回向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感恩十方善信关注、转载、分享功德无量!如果您想订阅“文德书院”每日法布施更多文章,可以如下方式任选一种:
1.点击右上角,查看官方账号,选择关注,然后点击“查看历史消息”;
2.直接加微信公众号:文德书院。
投稿信箱3037023046@qq.com,发送文字、图片、链接均可。

推荐您阅读更多有关于“”的文章

文章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