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全部文章 / 正文

不愿太早醒来余华:不想当作家的文化人不是好牙医-异火冰华

时间:2016年02月19日 | 作者 : admin | 分类 : 全部文章 | 浏览: 446次

余华:不想当作家的文化人不是好牙医-异火冰华
空白
一个伟大的作家通常有个悲惨的童年。
——鲁迅(我没说过)
输入
1
1960年春天,余华在浙江杭州出生。父亲祖籍山东,母亲是绍兴人,二人最初在杭州安家情欲深渊。余华三岁时,余父被调往嘉兴市海盐县任外科医生,余华才随父全家迁移至海盐县。
在海盐,余华开启了他的童年生涯。不愿太早醒来那年代人的童年乏善可陈,不像现在的孩子一样要什么有什么。余华和他哥哥唯一的玩具就是将屋子里的椅子搬来搬去,等到搬得索然无味时两个人就开始打起架来。余华他哥哥打得起劲时,余华就开始哭鼻子找妈妈。
但大门早已被外出工作的父母牢牢锁住,余华只好退而求其次继续保持高频率的哭声,企图等到父母回来声讨哥哥的罪状。但结果往往是余华哭着哭着就睡着了,等到父母回来时早已是夜深人静的时候。
2
余华就是在这种父母缺席的童年中长大。
时间久了,余华的父母觉得这也不是办法,一回到家看到两兄弟不是在吹胡子瞪眼,就是如胶似膝地滚作一团。虽然这也不是什么缺胳膊少腿的事情,但这样吵吵闹闹对孩子的身心总是有不好的影响。
1973年,恰逢县里的图书馆重新对外开放。为了不再让兄弟俩惹是生非,余华的父母给他们搞来了一张借书证,好让兄弟在图书馆里修身养性。
其实也不算是图书馆,只有两个书架的书,称得上是文学作品的不超过30本。但在那个书籍匮乏的年代,对余华来说是一件意义非凡的事情。他就在那时开始喜欢上阅读,《金光大道》、《牛虻》、《虹南作战史》、《新桥》、《矿山风云》、《飞雪迎春》、《闪闪的红星》……都被余华翻得滚瓜烂熟。
看腻了,余华就跑去借同学的书。班上同学的书几乎都被他借过,一些好书他甚至会连夜抄写在本子,以便以后可以及时翻阅。
即使是这样,余华无所事事的日子还是显得非常漫长。又还没到肆无忌惮抽烟的年纪,大人不和他玩,和哥哥打架总是自己高频率的哭声宣告结束。余华举目四望,一种“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孤独感油然而生。
正当他准备回头与哥哥再战三百回合时,父母把他从苦闷中解救出来。

3
余华读小学四年级时,全家从医院对面的小胡同底部搬进了医院里的职工宿舍。令人感到恐怖的是,他家对面就是太平间,堆满死人的地方。倪宝铎那里隔三差五就会传出异常凄惨的哭声,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各种不同的哭声,要是普通的小孩早就吓得不敢出门,躲在房间里瑟瑟发抖。
或许是余华对于哭声免疫,自己原本是一个爱哭的小孩,面对如此凛冽的哭声,余华并没有避而远之,甚至抱着饶有兴致的态度对待正在发生的这一切。
每当听到死者亲属在太平间门口嚎啕大哭,余华便停止被他哥哥欺负后旷日持久的哭声,一把鼻涕一把泪地站在死者亲属旁边看着他们相互安慰。远远看上去,余华和他们像亲人一般亲密无间。
余华在成年后自述道:到了夏天最为炎热的时候,我喜欢一个人呆在太平间里,那用水泥砌成的床非常凉快。有几次因为好奇我还走过去看看死人。遗憾的是我没有看到过死人的脸,我看到的都是被一块布盖住的死人。只有一次我看到一只露出来的手,那手很瘦,微微弯曲着,看上去灰白瞿天临,还有些发青。
这胆儿贼肥啊!要不是余华成了作家,随便去当个入殓师,收入也颇高啊!
成年后的余华,在他的作品里好一个国舅爷,习惯使用“刀刀见血”的文字,有人评论——“那些字句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残忍”宋都美域。
那些经历过的事情终会在往后以某种形态再次出现,影响着人生。
4
文革后的第一次高考空前热烈,许多认为自己是被时代埋没的金子的人都开始摩拳擦掌。一直被哥哥打压的余华也不例外,他终于可以找到证明自己的机会——除了打架打不过哥哥之外,他和哥哥没啥两样。
那时候还没有出现“小确丧葛优躺”之类的文化氛围,并没有太多的毒鸡汤供余华治愈受伤的心灵。他怀着破罐子破摔的心情,听从了父母的安排,成为了海盐县武原镇卫生院的一名牙科医生,也就是现在许多人孜孜不倦追求的铁饭碗。
但他不喜欢这份工作,说:“每天八小时的工作,一辈子都要去看别人的口腔,这是世界上最没有风景的地方。”
可惜那时还没有公众号,不然余华随手写一篇《别扯了,这世界根本没什么稳定的工作!》定会俘虏大批现在的粉丝,分分钟十万+。
不过,这样的文章在当时写出只会被别人当做傻瓜,当医生在许多人看来是一件体面的工作,即使是牙医。
当时,卫生院对面就是文化馆。他经常看到文化馆的人总是煞有介事地进进出出,好像很有空的样子。余华觉得文化馆比卫生院更加有趣,更加适合自己。他开始萌生弃医从文的念头。这跟鲁迅那种为国为民崇高气节不同,他只是纯粹认为文化馆上班时间自由,不需要屁股八小时黏在同一张板凳上。余华在这时开始勤奋写作。
5
为了进文化馆,余华下班后就把自己关在一间临河小屋中憋稿子,写完之后就用大牛皮信封向全国各地的杂志社投稿。
然而,他投出去的稿件几乎全部被退了回来。邮递员懒得敲门,往往是把大信封从院子外边扔进来,余华的父亲只要听到很响的声音,就知道退稿来了。
受到如此冷淡的待遇,要是一般人早就老老实实地听父亲的话专心拔牙夜幕西饼屋,为全国人民的牙齿健康事业添砖加瓦。但余华的态度是:继续投。
他曾回忆道:“我当时给杂志投稿,首先要研究这本杂志作品的风格,还得研究为什么会被退稿。好在那时给杂志投稿不要邮票,被一个杂志退稿了,我就换家杂志再投稿。因此,一件作品寄给过很多杂志,可以说我的稿子去过的地方比我去过的地方都多。”
闲暇时,余华就跑到当地文艺青年聚集地交换稿件相互打气,抱团取暖。
当你坚持不住时……那就再坚持一下。

6
皇天不负苦心人,1983年,余华在《西湖》杂志发表了短篇处女作《第一宿舍》,小说讲的是一家医院里的宿舍楼里的故事,取材于余华个人的真实经历,他在小说开头写道——
“这家医院和这幢楼一样,都已有六十年历史,如今全院所有进修、实习医生全挤在楼上。楼下是医院托儿所,与太平间隔路相望。”
杂志里还缀上了余华的个人简介——“男,22岁,在海盐县武原镇卫生院工作。本文是处女作。”
发表了处女作后,余华的人生像是开了挂一样,陆续收到许多用稿通知炼金狂潮。他说:“传统文学杂志就是这样一个壁垒森严的圈子,年轻小说家轻易闯不进去,大多发表位置让给了各省市文联的人,但只要发表一次,就等于给自己盖了个戳。”
在这其中,来自《北京文学》的肯定最为重要,对方杂志编委邀请他赴京改稿,这给了年轻的余华信心。
著名文学评论家李驼看余华写的《十八岁出门远行》之后扎约,说:“你已经走到了中国当代文学的最前列了虹祁贵女。”
随后,余华又在《收获》发表《四月三日事件》和《一九八六年》。当时文艺圈流行一句话是:如果你在《收获》上发表过小说匠人教育,就意味着你已成为一名真正的作家。
《收获》成为了余华文学生涯的转折点,一跃成为著名先锋小说家林青贤。
那时,余华已经如愿以偿成功地进入梦寐以求的海盐县文化馆,负责《海盐文艺》的编辑工作。
———————————
余华作品推荐:
短篇《十八岁出门远行》
长篇《活着》《兄弟》《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


推荐您阅读更多有关于“”的文章

文章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