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全部文章 / 正文

中国习网安全知识竞赛佛教各宗大意-唯识宗大意(二)-光明佛坛

时间:2017年05月28日 | 作者 : admin | 分类 : 全部文章 | 浏览: 669次

佛教各宗大意-唯识宗大意(二)-光明佛坛

《佛教各宗大意》内容涵盖佛教通史、专门史、佛学总论、宗派概述、佛经译释、人物传记诸领域,作者黄忏华(1890—1977)近代著名佛学理论家,熟读梵文与藏语,对唯实学及印度哲学、藏传佛教皆有研究,对西方哲学等也有研究,一生著作颇丰,其中《中国佛教史》被誉为“现代中国人撰写的第一部系统的中国(汉传)佛教通史”,被众多佛教院校作为教材使用。还著有《佛学概论》、《唯识学轮廓》、《华严根本教义》、《金刚顶菩提心论浅释》等书。本刊连载《佛教各宗大意》中的十大宗派概述,欢迎静心选读,必有惊喜收获。
唯识宗又作慈恩宗、瑜伽宗、应理圆实宗、普为乘教宗、唯识中道宗、唯识宗、有相宗、相宗、五性宗。广义而言,泛指俱舍宗、唯识宗等以分别判决诸法性相为教义要旨之宗派,然一般多指唯识宗,或以之为唯识宗之代称。为中国佛教十三宗之一,日本八宗之一。即以唐代玄奘法师 为宗祖,依五位百法,判别有为、无为之诸法,主张一切唯识之旨之宗派。唯识宗创始人为唐代玄奘法师与窥基大师,祖庭为西安大慈恩寺。本刊分四期连载《唯识宗大意》。

佛教各宗大意-唯识宗大意(二)
第三篇 法相义
所言法者,如前所述,法者,一切万有之总称。相者,其体相相状。言体相者,指其自性。言相状者,谓其属性。此宗以五法三自性摄释法相义,五法法也,三自性相也,兹分述如下。
第一章 五法
五法者,相名分别正智真如也。有为无为一切诸法,悉皆摄入此五法中。相谓相状,三界一切类品,洪纤妍丑,情与无情,及根尘诸法,形状各别,是名为相,依彼诸相,立象马车步男女等名,表诠诸法,说之为名。即相者所诠,名者能诠,此二皆从有漏心变现之所变境也。分别者,心心所之异名,思量识别前名相二法之能变心也。即名相皆所了知之法,其能分别了知之心识曰分别。已上三者,有漏心之能变所变也。无漏心心所,观名相互为其客,难妄分别,如法相而知,称为正智。分别是杂染了知,正智者,能了知之心心所,于所知之诸法相性清净正确了知也。以上四者,皆无为法。清净正确了知之所知,即真如。真如者真谓真实,显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易,谓此真实,于一切法常如其性,故曰真如。即诸法相性真实如此之本来面目。一名如如,谓由如理智证得之真如,此无为法也。此五法义,依如楞伽,相者,谓所见色等,形状各别,是名为相。依彼诸相,立瓶等名,此如是,此不异,是名为名。施设众名,显示诸相(谓以象马车部男女等名而显其相,此事如是决定不异大公爵传奇。)心心所,是名分别。观名相互为其客,识心不起,离断离常,不生分别,入自证处,出于外道二乘境界。是名正智。以其正智,观察名相非有非无,远离损益二边恶见,名相及识本来不起,是名如如。依如大论,所谓相,谓略说所有言谈安足处事。所谓名,谓即于相所有增语。所谓分别,谓三界行中所有心心所(有漏心法。)所谓正智,即是世出世间如量如理之智(无漏心法。)所谓真如,即是法无我所显智所行,非一切言谈安足处事。又伦记云,体状表彰,名为相。诠召曰名。心及心所所有思虑,名为分别。并从义为正智,翻邪为正,决断名智。离妄称真,不异名如。唯识讲义云,五法之立,依据楞伽,为大乘各宗所共许。初相,说唯心若唯物,均不免有诤论,说相则无诤。相之范围极广,究译三自性为三自相,盖就法相言,一切法皆相也。依圆有相法固为相,遍计无相法亦相也。惟就无法言相,则只属于依他。次名,推演为用,其先有名。名者,一切言说思想山河大地之模,仿名言也。熏入第八识,乃成名言种子,为一切法缘起之本。但此亦属依他。三分别,此为缘相之能,虽言断灭,似同无法,然既有断灭相,即得成所缘而起分别。乃至一切心心所蕴界处等六善巧,莫不有其分别。故分别为依他立足之处,而用之根本也。四正智,智即别境,心所中慧,今不言慧者,慧通有漏,智则无漏也。世俗慧不能无碍自在,随顺流转,故为有漏。正智随顺还灭,无分别执,故是无漏。此云无分别,非顽如木石之谓,但无妄执而已。五真如,此名是遮非表。真以遮外道计我之虚幻无实,如以遮生灭变异。自来学者多不能辨正智真如,混为一谈。实则正智就用边能缘而言,真如就体边所缘而言,其别固易知也。
第二章 三自性
第一节 三性
此宗依深密一切法相品,总括诸法之性相为三性。所谓三性者,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也。如深密云,云何诸法遍计所执相,谓一切法名假安立自性差别乃至为今随起言说。(藏本意谓齐彼随设言辞故,由名及相安立诸法自性。)云何诸法依它起相,谓一切法缘生自性(中略。)云何诸法缘成实相,谓一切法平等真如。(藏本意谓一切法之如性)
第一遍计所执性者,遍者遍周,计者计度也。有漏第七及染第六,遍缘色心一切诸法,计度分别,执为实我实法。此所妄执若法若我自性差别,名遍计所执自性。依护法义,第六第七心品执我法者,是能遍计。遍计心等所缘色心诸法,是所遍计。此能遍计心与所遍计境,皆依他起,而心缘境时,于能缘所缘之中间,妄执实有我法自性,此即名为遍计所执。此所妄计我法等类,毕竟不过当迷情前所现之妄相,但有假名,无其实体。如大论云,谓随言说依假名言,建立自性。又三十颂云,由彼彼遍计,遍计种种物。此遍计所执,自性无所有。如于闇中见绳,起蛇觉,此蛇觉毕竟不过恐怖心上所现之妄相,无其实体。故云情有理无。
第二依他起性者,依者依托,他者众缘,起者生也。色心诸法,依托他众缘而生起,故名依他起。所谓众缘,即四缘也。心法通依四缘生,色法依缘增上缘生。故百法中从缘所生之心法心所法色法,及于缘生之色心上所假立之不相应行法等,四位九十四法,皆依他起性。如大论云,谓从众缘所起自性。又三十颂云,依他起自性,分别缘所生。所谓分别者,虚妄分别,谓杂染诸法。无漏有为,虽亦他起摄,然亦有摄于圆成实义,故此中唯说染分依他。或分别者,缘虑之异名。一切染净漏无漏心心所,皆名分别,并能缘虑故。至一切染净色法不相应等,虽不能缘虑,然不离心心所故,亦摄于分别中。缘所生者,众缘所生起之略。此依他起,虽非迷情上所现之妄相,然因缘所生故,唯是无实性之假法,固是假有非实有,如了知其绳,遗于蛇觉,故云如幻假有。此宗安立三性,理兼空有,而以因缘幻有之依他起为染净枢纽,包括全体大用于无余。
第三圆成性者,所谓圆成实,即真如也。圆者圆满,成者成就实者真实。真如具斯三义,故名圆成实。圆满者,显其体周遍,真如一切法无阙减故。成就者,显其体常住,真如不生不灭故。真实者,显其体非虚妄不实,真如诸法实性故。如大论云,谓诸真如,圣智所行,圣智境界。又三十颂云,圆成实于彼,常远离前性。所谓前者,谓遍计所执。此圆成实性,于前所说彼依他起上,常一切时无前遍计所执实我实法,故云常远离前性。即圆成实性者,二空所显真如,而依他法之实性也。如更分析此绳,了知为麻绳觉亦灭,故云理有情无。
百法中六种无为,皆圆成实性。无漏无为,即分依他,具离倒究竟胜用周遍三义,亦得称为圆成实性。言离倒者,即是实义,体非染故。言究竟者,即是成义,能断烦恼法故。言胜用周遍者,即是圆义,能普断一切染法,普缘诸境故。然大论但以五法中如为圆成实,三十颂中亦说初真如名圆成实,非后净分。由前理故,依他起之实性,即不依他缘而施设之圆成实。圆成实之假相,即从他缘所生之依他起。故圆成与依他,非异非不异。若定异,则圆成应非依他之实性,若全不异,则圆成应与依他同是无常,故云非异非不异。
第二节 三无性
三无性者,翻对前三性所立,深密无自性相品,言佛世尊依三种无自性性行(藏本意谓自性是无之性,)之密意说言一切诸法皆无自性。所谓相无自性性生无自性性胜义无自性性。即依前段所明三性,如次安立三无性,如三十颂云,即依此三性,立彼三无性。
第一相无性,此依遍计所执性所立。相者体相,无性者,无自性。遍计所执之体相不过迷情上所现之妄相,体实非有,譬如空华,性相都无。如深密云,此由假名安立为相,非由自相安立为相,是故说名相无自性性。智周于大乘入道次弟章释之云,遍计无其体相,名相无性。而言相者,衣名假立。非是遍计有体相故,方力为相。即以相无自性为初无性,故重言性。余二准知。
第二生无性,此依依他起性所立。依他起性,为众缘所生法,无自然性,故假说无性,非性全无譬如幻像,非有似有。如深密云,此由依他缘力故有,非自然有,(藏本意谓他力故生起,非自性生起,)是故说明生无自性性。次第章释之云,依他不以自然之法而生,名生无性。
第三胜义无性九羊神功,此依圆成时性所立。真如体胜,故云胜义。此胜义远离前遍计所执我法故假说无性,非性全无,譬如虚空,无相空寂,唯是众色无性所显。如深密云,一切诸法法无我性名为胜义,(藏本此四字属下,意谓此是胜义,而胜义者,即由一切法自性是无之性所显。)亦得名为无自性性,是一切法胜义谛故,无自性性之所显故,由此因缘,名为胜义无自性性。次弟章释之云,真如是无我性,体即胜义而非无性。然因我法二空所显,从彼能显二空为名,亦名无性。深密显扬以净分依他,亦是清净所缘境界,故亦说为胜义无性。识论恐依他胜义无性,滥圆成胜义无性,故颂中但说圆成。
第三节 中道
三性三无性,万有之实相。一切万有上,一一皆有三性三无性二义,是即非有非空之中道。所谓中道者,离有无增减之意。如识论云,远离增减二边,唯识义成,契会中道。述记释之云,言中道者,正智也。理顺正智,故契中道。总有二种,一言诠中道,二离言中道。言诠中道者,寄言语诠显中道之谓,于中又有二重,一三性对望中道,二三性各具中道。初三性对望中道者,依三性对望,非有非空,立中道义。遍计所执,当情现相,体性都无,故非有。依他起性,因缘生法,如幻假有,圆成实性,诸法实性,真空妙有,故非空。如是遍计空,依他圆成有,空有相对,显非有非空之中道。次三性各具中道者,依三性法尔各具非有非空二义,立中道义。即第一遍计所执,情有故非空,理无故非有。第二依他起性,如幻故非有,假有故非空。第三圆成实性,真空故非有,妙有故非空。如是于三性一一各具非有非空二义上谈中道。以上虽有二重,然此宗以三性对望中道为本义。如中边云,虚妄分别有,于此二都无,此中唯有空,于彼亦有此,故说一切法,非空非不空,有无及有故,是则契中道。(藏本作是则为中道)即所取能取之分别,(依他)非全无自性。惟于此分别上,遍计所执二取(遍计)永无。此分别中,但有离所取及能取之空性(圆成。)即离于二取,但有真如。于彼真如中,亦但有此分别,都无二取。识论亦云,我法非有,空识非无,离有离无,故契中道。又义林章云,我法境空,真俗识有,非空非有桂平人才网,中道义立。虽然,无论其为三性相望谈中道,抑生性各别谈中道,毕竟皆藉空有又非空非有等言诠显中道,故称之为言诠中道。至若理智冥合之真胜义谛,为无分别智自内所证,非言诠之所及情识之所测,所谓有无俱非,心言路绝,故称之为离言中道。
第四节 五法三性相摄
五法中前四依他起摄,后一圆成实摄。如大论云,问初自性五法中几所摄。答都非所摄。问第二自性几所摄。答四所摄。问第三自性几所摄,答一所摄。又识论云,谓或有处(谓大论等)说依他起摄彼相名分别正智。圆成实性,摄彼真如。遍计所执,不摄五事。彼说有漏心心所法变似所诠,说名为相。似能诠现,施设为名。能变心等,立为分别。无漏心等,离戏论故,但总名正智,不说能所诠。四从缘生,皆依他摄。识论述三性五法相摄,有四说不同,而取此说。

第四篇 唯识义
所言唯识者,此宗言一切色心诸法,无论为有形为无形,皆阿赖耶等诸识所变。唯者简别义,遮无外境、即遮所执我法离心而有。识者了别义,表有内心,即表因缘法性皆不离心。华严经就集起义言唯心,唯识论就了别义言唯识。或唯心通因果,唯识唯在因位。如义林章云,识者心也,由心集起,彩画为主之根本,故经曰唯心。分别了达之根本,故论称唯识。或经义通因果,总言唯心。论说唯在因,但称唯识。识了别义,在因位中,识用强故,说识为唯,其义无二。述记云,唯言显其二义,一简别义,遮虚妄执,显但有识,无心外境。二决定义,离增减数,略唯决定有此三故,广决定有八种识故。此宗以八识二无我成立唯识义,明法界无我而唯是识,兹分述如下。
第一章 八识
第一节 唯识相
如前所述,此宗言一切诸法,皆阿赖耶等诸识所变,然所变法虽有森罗万象,而能变识唯有三种,即第八识第七识前六识是也。识论如次名之曰异熟能变,思量能变,了别能变。又曰初能变,二能变,三能变。
第一 第八识论
一、三相门
所谓三相者,自相果相因相也。
一、 自相 所谓自相者,自体相也。此识以所谓阿赖耶为自体相。阿赖耶梵语,此云藏,有能藏所藏执藏三义。所谓能藏者,此第八识,能含藏前七识诸法即一切万有之种子于自体中故,以持种义称能藏。犹如库藏能含宝贝。即种子为所藏,此识为能藏。此时种现相望,称现行赖耶为能藏。次所谓所藏者,前七识能熏万有之种子于此识之自体中,此识受前七识诸法之熏,持前七识诸法之种,是诸法依所熏所依处故,以受熏义称所藏。犹如库藏,是宝等所依。即前七识之现行,以能熏义称能藏。第八识之现行,以受熏义称所藏。此时现现相望,称第八识为所藏。次所谓执藏者第七识自无始以来,迷执此识为自内我故,以我爱缘执义称执藏。犹如金银等藏,为人坚守。即第七现行者能执藏,第八现行者所执藏。此亦现现相望,称第八识之现行为执藏。有此三义,故名此识为阿赖耶识。然义虽具三,而正取第三执藏义,名此识曰藏即阿赖耶,我爱执藏过失重故。然此识若至第七识之烦恼障即我爱执藏不现行位,即舍阿赖耶之名。即此识总有三位,一我爱执藏现行位,谓圣位菩萨七地以前二乘有学,及凡位一切异生。此位之第八识,名阿赖耶。无始以来,为第七识爱执为实我实法,我执永不断故。二善恶业果位,谓从无始凡夫位乃至菩萨金刚无间道二乘有余依位。此位之第八识名毗播迦即异熟识,是过去善恶业所感总报无记之异熟果故。三相续执持位,谓从凡夫位乃至佛果尽未来际立乐有情位。此位之第八识名阿陀那,即执持识。能执持一切万有之种子及及五根等不失故。约言之,即菩萨七地以前及二乘有学之第八识,三名并称。菩萨八地以后及二乘无学之第八识,舍阿赖耶之名,但有二名。佛果之第八识,但称阿陀那一名。如是三位皆第八识体,今但取我爱执藏现行位之阿赖耶为自相,是三位中初位故。即此识自相分位虽多,而由阿赖耶有三位中初位三义中执藏义二义,偏说为此识之自相。
二、 果相 此识是能引三界五趣四生总善恶业之异熟果,故以所谓异熟为此识之果相,即有情之总报也。因是善恶果是无记,异因而熟,故名异熟。枢要言真异熟具三义,一业果,二不断,三遍三界。所谓业果者,谓前业所感果。不断者,谓恒时相续。遍三界者,谓遍三界有。伦记亦云,谓阿赖耶一起酬因,始终恒起,遍通三界,得名异熟。即具此三义,唯第八识,故以此第八识为真异熟总报之果体。此识虽有等流果士用果增上果义,但此三果皆通余法,唯异熟果不通余法,故偏说异熟为此识之果相。
三、 因相 此识能持一切漏无漏色心等诸法种子,又能与漏无漏种子力令生起现行法。以能生起现行法之种子即望诸法为因义,摄藏于此识之自体中故,摄用归体,以所谓一切种为此识之因相。此识虽有同类因俱有因相应因能作因义,但此同类等因皆通余法,故今偏说此识所特有持种之功能,为此识之因相。此因相种子义者,万法唯识论之根据,而有为诸法染净缘起之根本也。有漏杂染之流转,依之而起,无漏清净之还灭亦依之而生。是以护法等详分别之。
二、所缘行相门
此门述第八识之能缘所缘,凡心法之作用,不具此二则不成故。若约法相生起次弟,心依境因方得起故,依所缘境,有能缘心。若约唯识转变次第,其境要是识所变故,依能缘心,有所缘境。今准护法等释,先明行相,后说所缘。
此识之自体,以了别为行相。所谓行相者,谓能缘心行于所缘境之体相,即识自体缘所缘境之能缘用也。易言之,即异熟识于所缘相分之上,有了别用,名为行相。故识行相即是了别,了别即是识之见分。所谓见分者,此宗立四分义,明心作用之分限区域。如前所述,宇宙万有,皆诸识所变现。此诸识变现缘起之作用,有四种,是为四分义。护法以前之唯识论师中,对于诸识之作用,或立自证一分,如安慧是。或立相见二分,如亲胜德慧是,难陀净月承之。或立相见自证三分,如陈那火辨是。至护法,更加证知证分,立四分,是为此宗之正义。四分中第一相分者。相者相状义。谓外界之事物映现于心识内之相状,即所缘境之影像是也。凡山河大地日月等外界之事物,皆第八识所变现缘起。诸识中,在第八识,直缘实境为自己之相分。而在七转识,其分别缘虑外界之事物,非即分别缘虑其本质,不过分别缘虑本质映现于心面之影像,恰如映现于境面之影像,但以实境为疏缘,更于心识内变似彼实境之相状而亲缘之,称彼实境为本质,名相分为影像。第二见分者,见者见照,对于前相分分别缘虑之作用也。恰如分别缘虑映现于镜面之影像。第三自证分者,证者证知,自者自体之作用,即前见分。谓以见分之外缘作用为所缘,更证之其结果之作用,恰如境之自体。此自证分,对余三分,亦名自体分,是相见二分之所依故。第四证自证分者,所谓自证,指前自证分更确证自证分之作用也,而又为自证分之所缘,恰如镜后弝,此四分皆识体之作用也。今配合四分于能量所量量果三量。见分对相分,为能量。对自证分,为所量。而自证分,对见相二分,为量果。对见分为能量。对证自证分,为所量或能量。证自证分,对见分与自证分,为量果。对自证分,为能量或所量。相分如绢,见分如尺,,自证分如知其所量数之尺寸,证自证分如证明其结果之正确。正确之知识,俱自此四分成立。此中有难,谓对于自证分立证自证分时,对于证自证分亦应更立证证之证分。若更立者,将无际限。然依护法义,自证分与证自证分,为互相返照之相证作用,确证证自证分者,即自证分。如以尺量绢者,自证分。确证所量之结果正确者,证自证分。而证明确证之不误者,又以此量绢也。故无立第五分之必要,如图
八识║本│(影像)
所变║质│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
已上所明四分,为一切心心所法所皆具有。今第八识,亦有此四分。而此段所说能缘之行相,谓第二见分。
次所缘者徐粲然,凡所缘,谓所虑托,谓心法所缘虑所仗托,即见分行相仗之而得起者,即四分中之相分是也。所缘有亲所缘疏所缘,此约亲所缘。此第八识之所缘,有二类三法。二类者,执受与处。三者法,种子有根身器世界也。第八识由善恶业之资助生某果体时,内变为种及有根身,外变为器界。即以所变为自所缘,能缘之见分仗之而起。此能缘所缘,俱自识体生之作用,非心外法,一种子者,第八识自体上生果之功能,能生漏无漏色心诸法之现行,而其中正为此识之所缘者,一切有漏三性诸法种子,即相名分别习气也。无漏种子,虽依附此识,有漏无漏不相顺故,不为此识所缘。二有根身者,谓五色根(胜义根)及根依处(扶尘根)。此种子及五根,皆是识所执受。所谓执受者,执是摄义持义,受是领义觉义。言摄者,摄为自体。言持者,持令不坏。言领者,领以为境。言觉者,能生觉受。安慧释,解执受义,有两番,如原释云。执受,谓我法分别(遍计自性执者)之习气,以有此故,藏识乃得执取二分别果,故为执受,又谓依处自体,即与所依俱有之色根及名,彼相切近同一安危,故为执受。三器世界者,即所谓处,是有情所依处故,该摄山河草木日月星晨一切外界,其体色声香味触五尘也。前执受者内境,此外境也。即依亲因缘及业增上缘力,自体生时,第八识内变为种子及有根身外变为器界以为所缘,如是以已上内外三境,为此识之亲所缘。然虽云所缘,而此识非如六识有分别缘虑之作用,但依变即缘义,谓变作即缘。
又此识之见分行相,即缘境之相状,极微细故,难可了知。所缘相分中,执受境,即种子五根身,微细难知。非执受境,即器世界,量大难知。
三、心所相应门
此识无始时来,乃至未转,即除成佛,余一切位,恒与触作意受想思五心所相应,是遍行心所摄故。至转位及佛果,与二十一种相应。
四、五受分别门
五受者,前所说触作意受想思五遍行中受心所,领纳顺违俱非之境相,有忧喜苦乐舍等五种行相。乐喜,领顺境相。谓适悦身,说名乐受。适悦心者,说名喜受。五识名身,意识名心。苦忧,领违境相。谓逼迫身,说名苦受极品草根太子。逼迫心者,说名忧受。舍,领中容境相。于身于心非逼非悦。名不苦不乐受。此识唯与舍受相应,不与余受相应。所以然者,一此识行相极不明了,不能分别违顺境相。微细一类相续而转,故唯与舍受相应。二此识是真异熟,随先善恶业势力转,不待现缘,故相应受唯异熟受。三此识常无转变故,故第七识恒执为自内我若与苦乐等变异受相应,便有转变,不能为常一我见之对境,故唯舍并。余四受明了,能分别,行相粗显,非真异熟,有间断变易故,不与彼相应。
五、三性门
此宗分心作用之性质为善不善无记三种,或善不善有覆无记无覆无记四种,能招可爱果之法体,名善。能招不可爱果之法体,名不善。即能为此世他世顺益名善,能为此世他世违损名不善。善不善有爱非爱果及殊胜自体,可记别故,说名为记。无记者,不可记别为善不善之法体也。不能招爱非爱果,不能为此世他世损益,故名无记。此中无记复有有覆无覆二种。覆者,覆障又覆蔽义。有覆无记者,能障碍圣道,又能隐蔽自心,故名有覆。虽有障碍隐蔽之作用,而不能招爱非爱果,故名无记。无覆无记者,无障碍隐蔽之作用,故名无覆。不能招爱非爱果,故名无记。阿赖耶识,是酬过去善恶业因所引生真异熟总报果体故,唯是无覆无记性摄,盖此识为轮回流转之主体,若是善染等法,流转还灭,应不得成。即三善趣体既是善,应不生恶。不生恶故,应无流转。三恶趣体既是恶,应不生善。不生善故,应无还灭。又此识是善染法之所依故,若恒是善,应不为恶依。若恒是恶,亦应不为善依。互相违故。又此识是所熏处故,若是善染,如极相臭,应不受熏,故此唯是无覆无记。
六、心所例同门
与此识相应之触作意受想思等五心所,例同心王十义中异熟等六义。一触等心所,亦为前业所感,是真异熟。二所缘行相,亦微细难知。三其所缘境,亦为种根器三种。四相应法,亦触等五心所。但于心王与五数六法中,各除其自体,与心王之相应稍异。五其性亦是无覆无记。六亦至阿罗汉位,方究竟舍。然在心王,约缘彼之烦恼。在心所,就杂彼之烦恼。其余他义中,心所无所执藏义故,不例自相。无持种义故,不例因相。非了别之行相故不例行相受与受不相应故,不例受俱。无起转识波浪相故,不例因果譬喻。即于心王十义中,但得例同果相所缘相应三性断位五门及于所缘行相中别开之不可知一门。
七、因果法喻门
此识是安立三界五趣四生之根本,虽一类相续,常无间断,而非常住。若是常住,则坚密而不能受诸法之熏习。然此识无始时来,前因灭,后果生,念念生灭,前后变异故,能受诸法之熏习故非常住。然虽念念生灭,前后变异,而非断灭。若是断灭,则不能持诸法种子,令不失坏。然此识无始时来,恒一类相续,无间断故,能持诸法种子故非断灭。非断非常,谓之恒转,三十颂以暴流喻之。即此识无始时来,刹那刹那,果生因灭,果生故非断,因灭故非常。犹如暴流,不舍昼夜,前水引后,后水续前,前后变异,中无间断。又如暴流,有所漂溺,此识亦能持烦恼业等,漂溺有情。又如暴流,遇风等缘,起诸波浪,而流不断。此识亦遇众缘木下优树菜,起眼识等,而恒相续。又如暴流,漂水下上鱼草等物,随流不舍。此识亦与内种子外相续法,恒相随转。故颂言恒转如暴流,显此识无始因果非断常义。
要之,此一门在以暴流显大乘因果相续缘起正理。在此宗,过去未来无实体,惟现法有体,故能成因果义,离断常过。虽过未无体,似无非断义,然前因灭位,后果即生,中间无隔,因果不断。如秤两头,低昂时等,是即非常非断大乘因果缘起正理也。
此宗虽立过未无体,现在有体,亦非不立三世。此宗谈三世,有一道理三世,二神通三世,三唯识三世三种。道理就种言,唯识就相言,神通就证言。道理三世,又云种子曾当三世,即于现在法上以道理假立三世。依他诸法,虚假似有,唯一刹那。此一刹那,才生即灭,过于电光,不得暂停。此念前后,体性都无,未生以灭,犹如虚空。然此现在一刹那法,酬前而生,引后而灭。即前念法能引现在,虽是以灭,然就相论,则是曾有。后念法为现在所引,虽是未生,然就相论,则是当有。是故就相而言,此现在一刹那法中,有酬过去因义,就之假立曾因,名为过去。又有引未来果义,约之,假立当果,名为未来。是即于现在一刹那法上以义理假建立三世也。此为依现在种子法酬曾因引当果义所立三世,即依种子有曾当现道理,说有三世。现行法上,亦有酬因引果义,故亦得立之。然彼有间断故,唯就恒续约种子。如述记云,一道理三世,即依种子曾当义,说有去来世。当有名未来,曾有名过去,现有名现在,于现法上义说三故。次神通三世,得宿命智生死智等,依宿命智缘过去,依生死智缘未来,依他心通等缘现在境时,由多修习此智,此三世之事相,宛然显现。其所现之三世,曰神通三世。此为智通所变,实亦现在刹那之相分。如述记云,二依神通,其智生时法尔皆有如此功力,所见皆实非是妄识之所变也。由多修习此去来法,法尔能现随其势分多少时节,理实能缘及所缘法,唯在现在。次唯识三世凡夫等缘过去未来之事物时,妄情心中显现似过未事物之影像相分,其实唯是现在法而唯识所变也,故曰唯识三世。前神通三世,亦唯识所变,为别迷情(唯识)与悟心(神通),别开之。又三种三世皆是唯识,本有法体神智境界,皆不离心故。今作此别立者,为显余二三世有别义故,所以各立别名。妄心所变无别义故,但立唯识之名。如述记云,三依唯识,此义虽通,然前二外,别有异体,多分分别妄心所变,似去来相,实唯现在。
八、伏断位次门
此门明断舍阿赖耶识之次位。所谓断舍者,舍此识之阿赖耶名,非舍第八识体。颂云阿罗汉位舍者,阿赖耶之得名,正取能藏所藏执藏三义中我爱执藏义,阿罗汉位,断此识中烦恼粗重究竟尽故,不复执藏此识为自内我。由斯永舍阿赖耶名。阿罗汉梵语,此翻为应。应者,契当义。有应断烦恼应受供应不受分段生三义。三义者,二乘无学果及菩萨无学即佛果三位皆已断尽烦恼障故,应受人天妙供养故,永不复受分段生故故阿罗汉者,三乘无学之通名也,即三乘无学,皆舍阿赖耶名。次决择分说,不退菩萨,亦不成就阿赖耶识。识论举三说解之,第一师说,此指自二乘无学果位回心转向大乘之渐悟菩萨,必不退起诸烦恼障故,不成就阿赖耶识,从曾在二乘无学果位说,摄在阿罗汉。第二师说,指八地以上菩萨。八地已去,虽未断尽烦恼种子,而无漏相续,缘执此识之我见爱等永不现行,不复执藏为自内我故,舍阿赖耶名,今所谓阿罗汉名,亦摄八地以上。第三师说,指初地以上菩萨。初地以去,虽未断尽俱生烦恼,而缘执此识之分别我见爱等,永不现行,不复执藏为自内我故。不名阿赖耶,此亦说彼名阿罗汉。此中前二说者,护法论师之解释。第三说者,难陀论师等之解释。以前二说为正义。
此第八识,有种种义故。诸经论中,随其义别,立种种名。识论举七名,枢要出十八名。七名者,一曰心,积集集起义,能迹集染净诸法种子生起现行故。二曰阿陀耶,此云执持,能执持诸法种子,及能执受色根依处,亦能执取结生相续故。三曰所知依。能与所知三性诸法为依止故。四曰种子识,能遍任持有漏无漏诸种子故。五曰阿赖耶,能摄藏杂染等法令不失故,我见爱等执藏为自内我故。六曰异熟识,能引生死善不善业异熟果故。七曰无垢识,最极清净,诸无漏法所依止故。十八名者,无没,本,宅藏。种(种子识)无垢,持(执持识),缘。显,现,转,心,依(所知依。)异(异熟识,)识(分别事识,)根(根本识,)生(穷生死蕴)有(有分识。)解见义证。此识名有众多,颂中偏说阿赖耶者,杂染执藏过失重故,有漏二位名最初舍故。异熟识名,菩萨将得菩提时舍,二乘正人无余依涅槃时舍。无垢识是净无漏界(界者性义,)与大圆境智相应,以一切法为所缘境,大乘人不入涅槃故,无有舍时。
上来所明初能变识诸义,皆就因位有漏位立论。若至果位,识体转为无漏故,其义门有具缺同异。
第二 第七识论
一、举体出名门
第七末那识,无始以来,与第八阿赖耶识俱起,常恒相续,以第八识之见分为本质,自于识上别变相分而缘之,思虑量度为我为我所属,确执不舍。此识思量所缘境之作用胜余识,具恒审二义,故名意即末那。此意(末那)即识,故名意识。此识与第六识同名,诸经论中,恐此滥彼,但名此第七曰意,名彼第六曰意识,故识论之译本,存末那之原语。但虽同名意识,而立名之意义有别。第六为依意之识,第七识体即意。第六虽亦思量,而第七则恒审思量,思量义胜,故立意名。第六之思量,不名为意。恒审思量者,恒表无间断,审思表有分别。第六虽审思,有间断而非恒起。第八虽恒起,无分别而非审思。前五既非恒起,亦非审思。故恒审思量之作用,局于第七。又积集义了别义劣余识故,简后心前识,但以思量义立意名。或欲显此第七与彼第六为近所依,故但名意。即意有二义,一依止义,二思量义。如摄论云,此中意,有二种,第一与作等无间缘,所依止性无间灭识,能与意识作生依止。第二染污意,与四烦恼恒共相应(中略,)此即是识杂染所依,识复由彼第一依生第二杂染。识论但取第二意,不兼取第一。
二、所依门
凡诸识之生起,必有所依。谓所依止仗托。然初能变第八识者,诸识之根本,为他所依,依他义不显,故不说依。七转识者,枝末识,依他义显,故第二第三能变,俱立所依一门。此第七识,依止第八阿赖耶识相续转起,现行赖耶及种子赖耶,俱为此识所依。如云,由有阿赖耶故,得有末那。
如上所述,诸识之生起,皆有所依。所依有二种,一俱有所依,谓能依所依同时有。二不俱有所依,谓能依所依异时有。俱有所依,又有二种。一共依,谓不唯为一识所依,亦通与余识为依。二不共依,唯一识依,不为余识所依。又俱有所依,有四种。一同境依,谓五色根,五根与五识同缘现在五境,而与五识为不共所依,故名同境依。二分别依,谓第六识,前五识性迟钝,无明了用,任运缘境,不能起分别了知,故以第六意识为所依,假其分别立,明了境缘。故名第六识为前五识之分别依又明了依。三染净依,谓第七识,第七识恒起我执故,诸识为所染,成有漏染污法。此识离执成纯净无漏时,诸识亦离染污成无漏。诸识染净之分位,全依此识,故名之曰染净依又分位依。四根本依,谓第八识,诸识依第八识而得生故,又名依起依。以上四依中,同境依一种不共依,例如眼根,唯识眼识依,非余识依。余三共依。
又诸心心所,皆有三种所依。一因缘依,亦名种子依,谓诸识各自种子。识论言诸有为法,皆托此依。意谓一切有为色心诸现行法,皆须托各自种子为依、方始得生。此名因缘依者,对果得名,因即是缘,即现行名果,能生种子名因缘。二增上缘依寒亭吧,亦名俱有依,谓与诸识力令取境之俱有六根。识论言诸心心所皆托此依。意谓一心心所法,若无有力及亲增上之所依根时,定不得转。故此增上依,须具三义,一有力,二亲,三内。三等无间缘依,亦名开导依,谓开辟处所引后念心心所令彼生起之前灭心,即意根。识论言诸心心所,皆托此依。意谓心法于一刹那不得二体并起故必俟前念心灭,让其现行之位置,后念方起。言等无间者,谓前后齐等,中间不隔余心。
今就诸识明之,前五识,以五根为同境依,第六识为分别依,第七识为染净依,第八识为根本依,前念自识为开导依。第七识,以现行赖耶为不共依,种子赖耶为共依,前念自识为开导依。第八识,以第七识为不共依,前念自识为开导依。
三、所缘门
此识即以前所依第八识为所缘境。如对法云,意者,谓一切时缘阿赖耶识。难陀等解此所缘阿赖耶识为第八心王心所,如次缘心王执为我,缘心所执为我所。诸心所不离识故。火辨等解为第八见分相分,如次缘见分执为我,缘相分执为我所。相见二分俱一识为体故。安慧等解为第八现行种子,如次缘现行执为我,缘种子执为我所。种子现行皆名识故,护法论师总非前说,谓此识但缘第八见分,植为自内我。第八阿赖耶识。无始时来一类相续,似常似一,恒与一切法为所依,有主宰之义相故。见分受境,作用相显,似于我故。故此识但以彼第八阿赖耶识之见分为所缘境。
四、体性行相门
体性者,识体,当四分中自证分。行相者,能缘之作用,即见分也。此识以思量为体性,即复以之为行相。其实思量者,识体之作用,但是见分行相。然体性难知,故举作用以显。
五、心所相应门
此识恒与我痴我见我慢我爱四种根本烦恼相应。我痴者,恒行不共无明也。此无明迷无我理,与我见相应,故名我痴。我见,亦曰身见,俱生恒续,缘非我之第八识,妄计为我,故名我见。我慢者,七慢之一,恃所执我,倨傲高举,故名我慢。我爱者,于所执我,深生耽著,故名我爱。此四恒与第七识心王相应,内令第八识烦扰浑浊,外令六转识恒成有漏。有情由此四烦恼故,恒执我等,生死轮回,不能出离得圣道等。如是令有情烦扰恼乱,故名烦恼。此外与触等五遍行心所及别境中慧心所相应。又与惛沉掉举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等八种随烦恼相应。
六、三性分别门
此识于三性中,属有覆无记性。此识相应四烦恼等,是染法故,帐碍圣道,隐蔽自心,说名有覆,然此染法,所依细故,任运转故,不可记别,故名无记。
七、界系分别门
所谓界系者,界者界地,即三界九地也。系者,系属义,谓系属何地。即有漏诸法者,界系法。无漏诸法者,非界系法。就有漏法分别其系属何地,曰界系分别。此识之现行,随异熟第八识所生处是何地。即系属彼地。即第八生欲界地,此识即系属欲界地。乃至第八生非想非非想地,此识即系属非想非非想地。此识恒执自地第八为内我故,我见唯缘自地而起,不见世间缘他地法计为我故。或系者,系缚义,谓为第八所生地诸烦恼等之所系缚。
八、起灭分位门
起灭者,生起与断灭也。虽云起灭,正取断灭。此识之伏断分位有三种,即阿罗汉灭定出世道。所谓出世道者,谓无漏智。有漏曰世间,无漏曰出世间。道者,观智也。即根本(无分别)及后得无漏智现在前时。此识之烦恼,任运生故,极微细故,有漏智不能伏灭。但三乘无漏圣道观智,有伏灭义。即生空智与生我执相违,法空智与法我执相违,故生空之根本后得二智现在前时,生执伏灭。法空之二智现在前时,法执伏灭。灭定者,生空智或法空智之等流果,是极寂静之无漏定故,亦无污染末那。已上二位,但伏灭染污末那之现行。故学位灭定出世道者,此识暂灭位也。阿罗汉者,三乘无学之通名。此识之烦恼极微细故,唯障无学。其障无学,与有顶地下下品烦势力等故,虽有九品,而有学最后心菩萨第十地满心金刚无间道无漏智现在前时,顿断此种成无学果。故阿罗汉者,此识永灭位也。已上三位,虽有暂灭永灭之别,俱无染污义之末那。
上来所明第二能变识诸义,亦就未转依有漏位立论。若识体转为无漏,则其义门有具缺同异。此已转依无漏位,曰平等性智相应位。即此识亦有三位,一补特伽罗我见(生我见)相应位,谓缘第八阿癞耶识起补特伽罗我见位,即一切异生二乘有学菩萨七地已前有漏心位之第七识。二法我见相应位,谓缘第八异熟识起法我见位,即一切异生声闻独觉一切菩萨法空智果不现前位之第七识。法空智者,谓无分别智入法空观时。果者,即是此正智果。谓法空后得智及依法空后得智入灭定位。无分别智所引起,故名法空智果。三平等性智相应位,谓缘无垢异熟识等起平等性智位,即一切佛果一切菩萨法空智果现在前位之第七识。前二位有漏,第三无漏。有漏中,有染污有不染污。染污为第一位,不染污为第二位,故成三位。又若与第八识三位心(能缘第七)境(所缘第八)相对判之,则第三位为思量位,广通因果,自凡夫位至佛果位,皆摄于此中。
第三 前六识论
一、能变差别门
第三能变之差别,总有六种。此随不共所依眼耳鼻舌身义六根,所缘色声香味触法六境,各有分别,依之缘之能依能缘之识体,亦有六数。此六种识之立名,有随根得名随境得名两种。一随根得名者,随所依根,立能依识名。即随所依根有眼耳鼻舌身意六种,名依眼耳鼻舌身五根起作用之心性,即前五识,为眼识乃至身识。名以意根即第七识为不共所依起作用之心性,即第六识,为意识。此随所依立名,有依发属助如五义,谓依于根,根之所发,属于根,助于根。如于根,有以上五义故,随所依立名。然如前五识,亦依于意,非不共依故,不名意识。第六识以意为不共依,故独得意识名。又如第七第八,虽有所依,是恒续识故,当体立名。第六是间断识故。如前五识,随所依立名。二随境得名者,随所缘境,立能缘识名。即随所缘境,有色声香味触法六种,名于此六境起了别用之心性为色识乃至法识。此随所缘立名,顺前六识名识之义。何则,心意识三名中,前六识别名为识者,依于六境了别故。如前五识亦了色等,第六识通能了一切法,或能了法处别法故,独得法识名。虽有以上二种得名,然随根得名,通自在位。随境得名,局未自在位。故诸经论多依通一切位具五义之随根得名,名眼识乃至意识。
此六种识中,前五识,如前所述,如次以五根为所依,以五境为所缘,俱依色根,同缘色境,俱但缘现在,俱现量得,俱有间断,五事同故,总称之为前五识。
第六意识者,遍缘有为无为一切诸法思惟了别之心作用也。此有五俱不俱二种。五俱意识者,与前五识俱起并生之意识。此意识明了取所缘境故,亦名明了意识。不俱意识者,不与前五识俱起,单独发生之意识,五俱意识,更有五同缘不同缘二种。五同缘意识者,与前五识俱起,同缘一境之意识。不同缘意识者,虽与前五识俱起,而缘他异境之意识。不俱意识,亦有五后独头二种。五后意识者,虽不与前五识俱起并生,然非截然与前五识相离,前五识缘境后相续现行之意识。独头意识者,不与前五识俱起,孤独现起之意识。此复有独散梦中定中三种,独散意识者。单独发生,追忆过去,豫想将来,或比较推度作种种想像分别之意识。梦中意识者,于梦中现起之意识。定中意识者,收心色无色界一切禅定中,五识悉不起,仅意识缘前境之意识。兹列表如下。
┌五同缘意识┌五俱意识─明了意识┴不同缘意识第六意识┤┌五后意识└不俱意识┤┌独散意识 └独头意识┼梦中意识└定中意识
二、自性行相门
此六识,依六根,了别色声香味触法粗相显著各自之境界。以此了境为自性,即复以之为行相。此了境亦识体之作用,但是见分行相。然体性难知,故举作用以显。
三、三性分别门
此六转识通善恶无记三性,即与信惭愧无贪无嗔无痴勤轻安不放逸舍不害十一心所相应位,善性摄。与无惭无愧嗔忿恨覆恼嫉悭害十心所相应位,不善性摄。其与信等不相应与无惭等亦不相应位,无记性摄。于中第六意识,是作意分别之识故,自成三性。前五识是任运生起之识故,其成善染,必由第六意识导引。即由与前五识俱起并生之第六意识是善或染,五识为所导引成善或染。虽有自力他力之别,然六识俱通三性。
四、相应门
此六转识,总与六位五十一心所相应。若约识体别论,则前五识,各与遍行五别境五善十一根本烦恼贪嗔痴三大随烦恼八中随烦恼二三十四心所相应。第六意识,通与一切心所相应。
又此六转识易脱不定故,即有间断转变故,欣戚舍行互起故,皆与苦乐舍三受相应。即皆领纳顺违非二之境相故,于顺情境起乐受,于违情境起苦受,于非顺违境起舍受。
五、所依门
此六转识之生起,皆以根本第八识为所依止。即以种子赖耶为亲因缘,得有前六识之现行。易言之,即前六识,依第八识中生果功能即各自种子而生起。故根本识者,此六识之因缘依也。然前五识以五根为不共依,而五根由现行第八执受得有,故前五识得云以现行第八为所依。此根本依义,即共依也。又第六识亦以第七识为所依,而第七识以现行第八为不共依,故第六识得云以第八识为根本共依。此增上缘依即俱有依义也。总说此义曰,依止根本识。要之前,前六识,以现行赖耶为共依,即增上缘依。以种子赖耶为亲依,即因缘依。
六、俱不俱转门
俱不俱转者,俱时转不俱时转。前五识之现起,必藉内外多缘。内缘者,第八识中所具有五识自种子。此种子为亲因缘,生现行五识。外缘者,一空,谓空隙。二明,谓光明。三根,谓所依色根。四境,谓所缘色境。五作意,谓作意心所。六根本识,谓现行第八。七染净依,谓第七识。八分别依,谓第六识。五识中,眼识之现起,总依九缘。耳识除明,依余八缘。鼻舌身三识,除空明,依余七缘。故前五识随具九缘或八缘七缘而现起。第六识依五缘,一根(不共依第七,)二境(一切法,)三作意(作意心所,)四根本依(第八识,)五种子。第七识依四缘,一俱有依(第八识,)二所缘(第八见分,)三作意,四种子。一说第七依三,即以所依为所缘故。第八识依四缘,一俱有依(第七识,)二所缘(种根器三,)三作意,四种子。若加等无间缘于前八识上,更各添一缘,即如次依十九八六五四缘。前五识待多缘和合,方得现起,故由生缘之具足不具足,或二识乃至五识同时并起,或不并起。如涛波依水,或一浪起,或多浪起。然前五识或多或一现起时,第六识必俱起。
总以上诸八识而言之,则二识恒生起俱有。所谓二识者,七八二识也。除五位无心,郭文韬三识俱起。所谓三识者,六七八三识也,于此前五识若干俱起时,四识乃至八识俱起。
七、起灭分位门
起灭分位者,转起分位与不起分位。前段前五识之俱不俱转,即起灭分位,今但明第六意识。前五识与寻伺不相应故识与不能思虑。藉他引故,不能自起。缘粗事故,唯缘外境。所以必藉多缘,方得现起。藉缘多,故具缘难。具缘难,故现行时少。第六意识反之,与寻伺相应故,自能思虑。不藉他引故,能自起。总缘理事等故,藉缘少,故具缘易,具缘易,故现行时多。但遇违缘,有间断时。所谓违缘者,生无想天时,入无想定时,入灭尽定时,及极睡眠时,极闷绝时。是曰五位无心。五无心外,意识一切时常起。
第四 缘生论
一、四缘十因五果
(一)四缘
凡一切色心诸法非自然生,必仗托他力而后得生,故名缘生。缘有四种,一因缘,二等无间缘,三所缘缘,四增上缘。一因缘者,亲办生自果之原因也。此有二种,一能生种子,二能熏现行。能生种子,又有二作用。一能引后刹那自类种子,二生起同刹那自类现行。本识中色心三性有漏无漏界地等各别种子,前后刹那相续时,生种子生种子之关系。此前念种子,望后念种子,为因缘。又种子众缘和合时,生起各自现行。于此种子生现行之关系,种子望现行,为因缘。次能熏现行者,色心三性等各别现行有强盛之势用者,于生起之刹那,熏本识,生自类各各之种。于此现行熏种子之关系,现行望种子,为因缘。因即是缘,故名因缘。此缘通一有为法。二等无间缘者,前聚八现识及彼心所,望后刹那同一识聚,有开避其位与后处所招引开导令彼来生之作用。即前念心心所,开避其现行位,与后念心心所,令彼定生。故前灭一心,望后心心所为缘。即前心后心,体用齐等,而中无间隔,故名等无间缘。此缘但局心法,不通色法及非色非心法。三所缘缘者,带已相之心或心所,所缘虑所仗托之诸有法,即对境。即所缘望能缘心心所为缘。如识论者,谓若有法,是带已相,心或相应,所虑所托。所言虑者,即所缘义。谓此是彼心心所法之所思量分别显了。所言托者,即缘义。谓彼心心所,藉此势力而生,如别行钞云,所缘缘者,谓是心所虑处,故名为所缘。只此所缘境,又有牵心令生,是心之所托,故复说名缘。即所缘为缘,名所缘缘,言有法者,遮非遍计所执。所执无体,虽亦为心心所之所缘虑,然心心所不托彼生,但名所缘,不得名缘。依他与无为等有法,为心心所之所缘虑,又有令能缘心心所托彼而生之力用,名所缘缘。言带已相者,带与已相,各有二义。一带者挟带,相者体相。即能缘心逼附境体,亲挟境之体相而缘。二带者变带,相者相状。即能缘心变起似本质之相分而缘。如演秘云,带有二义,一带者,挟带亲附之义。能缘亲附所缘之境,而不相离,名为挟带。而犹世言身佩刃矣。二带者似也。能缘有似本质之相,相即相分,心质相离,名为带似。亦若世言面带火也。此所缘缘体,有亲所缘缘疏所缘缘二种。亲所缘缘者,与能缘不相离,亲为所虑所托。如相分之于见分,更无于分间隔。乃至见分及证自证分之于自证分,自证分之于证自证分,又真如之于根本智等,并亲所缘缘摄。疏所缘缘者,与能缘相离,然为所仗本质,能引起亲所虑托之相分。即他识所变及自身中别识所变,仗为本质者是。言疏者,被相分隔故。如宗镜云,亲则挟带逼附而起,如钳取物,似日舒光,亲照亲持,体不相离。疏则变带仗托附影而起,缘似质之状,离相分之亲,体不相收,内生虑托。此缘通一法。四增上缘者,有胜势用,能于余一切法或顺益或违损之有体法。即所依根等。所言有胜势用者,有与力不障之胜用。言余一切法者,简其自体。言顺益者,助令生长。言违损者,碍不令起,起已坏灭。以有彼法能令余一切法之或生或灭,增加胜进,故曰增上缘。如水土与青草作顺增上缘,霜雹与青草作违增上缘等。此缘亦通一切法。此缘最广,前三缘亦此缘摄。然今除彼、取余一切法,别立此缘。如显扬云,诸法种子是因缘。等无间缘者,若从此识等无间,诸识等决定生,此是彼等无间缘。若诸心心所有法所缘境,是所缘缘。曾上缘者,除种子外余所依,如眼及诸共有法于眼识等,如是所余诸根等于余识等,又善不善法摄受爱不爱果,如是等类,是增上缘。又此四缘,依如大论,因缘一种,亦因亦缘。余之三种,唯缘非因。
以上四缘中,色法之生起王牌酒保,但须因缘增上二缘。心法必备四缘。无想灭尽二无心定,除所缘缘,依他三缘。无有一法从一缘生,亦无有法不待缘起。如对法云,一切皆是缘生,唯除法界法处一分诸无为法。
(二)十因
一十因所依 诸法生起,有因有缘,识论辨四缘已,更依十五依处义有差别,立为十因。即立缘为因,非离缘外别有因。十五依处者,一语依处,谓法及名想三法所起语。所言法者,即一切法。名者,假名。想者,想像。谓于三界一切系不系法,先立假名,谓此名心此名色此名人等。由闻诸法种种名已,内心起想,取其相状。既起想已,方能发语。名此语曰语依处。依此语,随见闻觉之后,或随彼所见等事,起言说,说诸义。能说之语,为所说一切法因江婷琳,故依语依处,立随说因。二领受依处,谓所领受各别法事乐活家庭。领谓领纳。受谓摄受。能受所受,俱名领受。依如演秘,应为四句,一受为因,所受为果。先希食等,后食等得。二所受为因,能受为果。因对于境,方领受之。三能受为因,能受为果。因二定喜,生三禅乐等。四所受为因,所受为果。如因风轮,持水轮等,观者,对也。待者,藉也。如识论云,谓观待此,令彼诸事,或生或住,或成或得。即一切法凡能为彼生住等缘者、彼望于此,即观待因。依此立观待因。三习气依处,谓有漏无漏内外种子未成熟位。即内种未为贪爱等所润,外种未为水土等所润时,但能牵引远果。中国习网安全知识竞赛依此立牵引因。四有润种子依处,谓已成熟种子。即前内外种为贪爱等润已,能生起近果。依此立生起因。五无间灭依处,谓心心所等无间缘。六境界依处,谓心心所所缘缘。七根依处,谓心心所所依六根。八作用依处,谓于所作,作具之作用。作业者,有情工巧智,能造殿堂,或造立种种器具等物。作具者,作业之器具,如釿斧等。作用者,作具之作用,如釿釜等有斫伐等用。除内外种生现种生种现生种及亲作现缘,余一切疏助现缘,能成办种种事业者,皆是此作用依处。九士用依处,谓于所作业,能作者之作用。能作者者,能作士夫。士用者,能作士夫之用。人名士夫,士夫气力,能造屋室,即于前作用依处所除中,亦除种子,正取能成办事业之亲作现缘。如眼识生,以眼根及种为士用依,以等无间缘所缘缘等为作用依,根稍亲故,此约法士用说。又如人望谷芽,人为士用,地水等为作用,作用疏于人功故。此约人士用说。十真实见依处,谓一切无漏正见。即除无漏正见引生自种之力用属于因缘外,余于相应法(无漏有为俱生法)能助,于后无漏(后有为无漏)能引,于无为(无漏无为)能证之力用。总依以上六依处,立摄受因。助成因缘,名为摄受。前五为疏缘,能助有漏因缘,成办三界有漏诸法。六具为疏缘,能助无漏因缘,成办无漏。助因缘力,能摄受果,故名摄受因。如对法云,如日水粪,望谷麦芽等,虽有自种所生,然增彼力,名摄受因。故摄受即是因果相关涉义,除能生亲因缘种子外,所余诸缘,展转相助,和合似一,共办于果,故名摄受。十一随顺依处,谓无记染善现种诸行。三性诸行,能随顺同类胜品诸法。依此立引发因。能引起同类胜行,及能引得无为法,故名引发。十二差别功能依处,谓有为法于自果有能起或能证(谓于有为,因能起果,若于无为,因能证彼果。)之差别势力。言差别功能者,谓一切法不简自性他性,各各自有因果相称。即三界一切有漏法,各能生自界等果(自界法与自界为因,自界中又自性与自性为因,自性中色与色为因,色中又内色与内色为因,外色与外色为因,如是等。)又自三乘种子,各能得自乘有为无为果。依此立定异因。诸法因果相称,不共他法,故名定异。十三和合依处,谓从领受至差别功能十一处。此十一依,各各于自所获生住成得果中,有和合力,故总摄为一,别立和合依处。即依此处,立同事因。言同事者,谓从观待至定异因,皆同办生等一事。十四障碍依处,谓于生住成得事中,能障碍法。彼能违生等事,故依此处,立相违因。如霜雹之望禾稼,烦恼之望涅槃,真见之望生死等。十五不障碍依处,翻上障碍依处,谓于生住成得事中不障碍法。彼不违生等事故依此处,立不相违因。
二十因之体性 此十因义,依如大论,一随说因,谓于欲界色界无色界一切惑业系缚法及不系缚法,随所见闻觉知,起诸言说,是名随说因。二观待因,谓诸有欲求三界系缚乐及出世间不系缚乐者,彼观待此,于彼诸缘,或为求得,或为受用,是名观待因。三牵引因,谓由净不净业熏习三界善恶诸行,于可爱不可爱趣中,牵引可爱不可爱自体,是名牵引因。四生起因,谓三界可爱不可爱一切惑业系缚法,各从自种子生,爱名能润,种是所润,由此所润、先所牵引各别自体,今得生起,是名生起因。五摄受因,谓三界惑业系缚法,由无间灭摄受故,境界摄受故,根摄受故,作用摄受故,士用摄受故,彼诸行转。或由真实见摄受故,余不系缚诸行转。是名摄受因。六引发因,谓欲界系缚善法,能引欲界系缚诸胜善法,又能引色界无色界系缚及不系缚善法。乃至无色界系缚善法,能引无色界诸胜善法,及不系缚善法。是名引发因。七定异因,谓三界系缚诸法及不系缚法,自性功能有差别故,能生种种自性功能,是名定异因。八同事因,谓由获得自生和合故,三界系缚法及不系缚法生。得成立成办作用和合亦尔。是名同事因。九相违因,谓三界系缚法及不系缚法将生时,若有障碍现前,便不得生,是名相违因。十不相违因,谓三界系缚法及不系缚法将生时,若无障碍现前,便得生起,是名不相违因。大论述十因,复有总别二种。一总者,谓一切法,名为先故想,想为先故说,是名彼诸法随所因。观带此故,此为因故,于彼彼事若求若取,此名彼观待因。如观待手故,手为因故,有执持业。观待足故,足为因故,有往来业。观待节故,节为因故,有屈申业。观待饥渴故。饥渴为因故,于诸饮食若求若取。随如是等无量道理,应当了知观待因相。一切种子,望后自果,名牵引因。除种子外,所余诸缘,名摄受因。即诸种子,望初自果,名生起因。即初种子所生起果,望后种子所牵引果,名引发因。(善戒云,如从子生谷,因谷生子,是名转因。)种种异类各别因缘,名定别因。若观待因,若牵引因,若摄受因,若生起因,若引发因,若定别因,如是诸因,总摄为一,名同事因。于所生法能障碍因,名相违因。此障碍因,若阙若离,名不相违因。
二别者,十因有三种,一无记十因,能令一切世间种种事转。二杂染十因,能令杂染事转。三清净十因,能令清净事转。如云,谓于世间种种稼穑堕诸谷世资生物所有种种名想言说,谓大麦小麦稻谷胡麻大小豆等,即此望彼种种稼穑,为随说因。如言大麦持去持来,若磨若置,如是等类种种随说。如说大麦,余小麦等当知亦尔。观待饥渴,羸劣身住。观待段食所有爱味,于彼追求执取受用。即说彼法为观待因。由彼各别自种子故,种种稼穑差别而生。即说彼种为此牵引因。地雨等缘,能生于芽,名摄受因。即彼种子,望所生芽,名生起因。芽茎叶等,展转相续望彼稼穑,若成若熟,名引发因。从大麦种生大麦芽大麦苗稼,不生余类。如是所余,当知亦尔。即说彼为此定别因。即彼一切从观待因至定别因,同为稼穑而得成熟,名同事因。非彼稼穑随阙一因而得成熟,是故一切和合说此为同事因。霜雹灾等诸障碍法,望彼滋稼,为相违因。彼阙无障,是诸滋稼不相违因。如是十因,于余世间种种事物,随其所应,当知广如摄谷论说。
又于一切杂染缘起所有种种名想言说,谓无明行识名色,广说乃至老死愁悲忧苦扰恼,即此望彼诸杂染法,为随说因。如言无明缘行乃至生缘老死,如是等类种种随说。观带境界所有爱味,于诸有支相续流转,(地持云,无明缘行乃至生缘老死等言说境界顾念味著,诸有支生。)即彼望此诸杂染法,为观待因。于现法中无明等法所有已生已长种子,令此种子望余生生老死等,为牵引因。近不善士,闻不正法,非理作意,及先串习所引势力,生无明等,名摄受因。无明等法各别种子,名生起因。从无明支乃至有支,展转引发,后后相续,望于余生生老死等,为引发因。余无明支及自种子乃至有支能生那洛迦,余无明支及自种子乃至有支能生傍生饿鬼人天,当知亦尔。即此望彼诸杂染法,名定别因。即彼一切从观待因至定别因,名同事因。此杂染法相违因者,谓出世间种姓具足,值佛出世,演说正法,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及与一切菩提分法。即如所说种种善法,若阙若离,是杂染法不相违因。如是十因,应知能起一切有情一切杂染。
又于一切清净品法及灭涅槃所有种种名想言说,即此望彼诸清净法,为随所因。如言念住正断,乃至八圣道,无明灭故行灭,广说乃至生灭故老死灭,如是等类种种随说。观待诸行多过患故,乐求清净,摄受清净,成满清净,彼望于此,为观待因。安住种姓补特伽罗,种姓据足,能为上首(藏本意谓先导)证有余依及无余依二涅槃界,彼望清净,为牵引因。亲近善士,听闻正法血族传说小说,如理作意,及先说作诸根成熟,名摄受因。种姓所摄一切无漏菩提分法所有种子,望彼一切菩提分法,为生起因。即自种子所生一切菩提分法,渐次能证若有余依若无余依二涅槃界,名引发因。声闻种种姓以声闻乘能般涅槃,独觉种姓以独觉乘能班涅槃,大乘种姓以无上乘能般涅槃,彼望清净,为定别因。若清净品观待因,乃至定别因,彼望清净,为同事因。种姓不具足,不值佛出生,生诸无暇处,不亲近善士,不听闻正法,不如理作意,数习诸邪行,彼望清净,为相违因。此相违因,若阙若离,是名清净不相违因。若杂染品诸相违因,当知即是清净法因。若清净品诸相违因,当知即是离染法因。
三十因二因相摄 依如大论及识论等,能生方便二因,摄十因尽。能生因者,诸法亲因,办生自果,故名能生。方便因者,所藉外缘,能于亲因,助与势力,故名方便。如大论云,签引种子,生起种子。名能生因,所余诸因。方便因摄,识论释谓此说牵引生起引发定异同事不相违六因中诸因缘种,未成熟位,名牵引种,已成熟位,名生起种,皆能生因。除牵引生起二因,余引发等四因中现行,能生种为因缘者,亦能生因摄。所余随说观待摄受相违四因及前六因中非因缘法,皆方便因。引发等四因中,有因缘种故,非牵引生起二种,唯属牵引生起二因。牵引生起二因中,亦有非因缘种故,非唯彼八名所余因。大论又云,于十因中,生起是能生因,余九因是方便因。识论释谓此文意说前所说六因中,若现若种,已润未润,但互为因缘者,皆名生起因。此所余因,皆名方便因。牵引等五因中,有因缘故,非生起唯属生起因。生起因中,有非因缘故,非唯彼九名所余因。
四四缘十因二因相摄 大论说因缘能生因摄,增上缘方便因摄,等无间及所缘缘摄受因摄。述记谓此即显二因中,能生摄因缘,方便摄后三缘。亦兼显十因中六少分是因缘摄一因(摄受)少分是中二,余是增上缘。依如识论,能生摄因缘,义如前释。方便摄后三缘,而以增上缘摄因多故,偏说方便摄增上缘,非方便内不摄二缘。观待摄受同事不相违中,皆有等无间缘及所缘缘,然摄受中,二缘相显,故偏说之。
五四缘所依 大论及显扬等论,说依种子缘依处,施设因缘。依无间灭缘依处,施设等无间缘。依境界缘依处,施设所缘缘。依所余缘依处,施设增上缘。于中各有二师释之。第一师说,此中种子,即是第三第四第十一第十二第十三第十五六依处中因缘种,此六依处中,除前二,后四依处中,亦有现行是因缘者,而多间断,此略不说,但言种子是因缘。又解,四中现行能为因缘者,亦是此中种子言摄。次此中无间灭境界,非唯第五第六依处,亦摄第二第十三第十五三依处。观待待境,心等得生,和合不障碍,合诸依处以为体故,亦皆有此二缘义。第二师说,种子唯属第四依处,无间灭第五依处,境界第六依处,余诸依处皆增上缘。
待续

光明佛坛【gmfotan】
已有50余万关注读者,为浅深得当、查询方便、体系全面、注重实修的佛学平台,文章已实现全部点击阅览,十余项实修内容即将陆续上线,敬请期待。衷心感谢大家的支持与帮助。
本刊所有文章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以下是近期读者阅读或转发最多文章:
【1333】星云大师:佛教徒应该读什么书
【1332】圣严法师:如何选择明师
【1331】《佛教各宗大意》- 俱舍宗大意(上)
【1330】南怀瑾:中国文化与佛学
【1329】恭迎善慧菩萨傅大士圣诞
【1328】史上佛教珍宝图 | 宋朝《千佛图》欣赏
【1327】宗性法师《怡山禅师发愿文》(第1-3集)
【1326】星云大师第一部佛教书《玉琳国师》(一)
【1325】出家人也过端午节,细数佛教中的端午节
【1324】净宗古今发愿文
【1323】星云大师在重庆佛学院演讲:以忍为力
【1322】学佛的三大基础
【1321】大乘佛教的主要经典
【1320】佛教的衣钵相传
【1319】药王菩萨圣诞 祈愿众生身心健康
【1317】游祥洲教授《大智度论》第1-3集,精华108讲在台北开讲
【1316】南怀瑾《药师经的济世观》(一)
【1315】今天南朝大德傅大士善慧菩萨圆寂纪念日
【1314】推荐 | 证严法师《药师经讲述》
【1313】佛光山50年庆典 《星云大师全集》全球发布
【1312】宣化上人: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浅释(一)
【1311】本周读经 | 《药师经》
【1240】光明佛坛改版告读者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全新【实修殿堂】,潜心修持,福慧双增。

推荐您阅读更多有关于“”的文章

文章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