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全部文章 / 正文

万代丸余光中笔下的青阳之美-灵秀青阳

时间:2018年02月03日 | 作者 : admin | 分类 : 全部文章 | 浏览: 471次

余光中笔下的青阳之美-灵秀青阳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不要错过每一条资讯。
据台湾媒体报道,著名诗人、《乡愁》作者余光中先生今天辞世,享年90岁。余光中出生于南京,从事文学创作超过半个世纪,一首《乡愁》在全球华人世界引发共鸣。梁实秋曾评价他“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让我们一起缅怀先生,重温余光中笔下的青阳之美。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
余光中(1928年10月21日—2017年12月14日),当代著名作家、诗人、学者、翻译家与外婆同行,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艾芬兰。因母亲 原籍为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
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宋佳妍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现已出版诗集 21 种;散文集 11 种;评论集 5 种;翻译集 13 种;共 40 余种。[2]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诗集)、《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散文集)及《分水岭上:余光中评论文集》(评论集)等。
2017年12月14日,诗人余光中在高雄医院过世,终年90岁。
余光中:皖南问俗
皖南三日行,越来越深入江弱水的故乡。他是青阳人,对皖南一带的地理、人文十分熟悉,一路为我们指点名胜古迹,并佐以历史的背景,涉及朱元璋与太平天国的种种尤其生动。他对古典诗词的记性不下于李元洛,历数皖南沧桑之际,更常引诗为证,真是难得的导游黑大蒜。
四月四日,我们驶入了青阳县朱备镇的龙口小村,到了一条清溪的桥边。弱水请晨虎停下车来,并径自按下车窗,向临街店铺叫了一声“表嫂”。我知道皖南民风淳厚,招呼亲切。那妇人教我们把车开到西边的院子里,不久就来我们围坐的白石圆桌,摆满花生瓜子之类,泡上今春第一杯明前茶,态度之亲切自然蓝菲琳,俨若家人。原来她真是弱水的表嫂!我们松了一口气,就在树下悠悠享受茶点,一面聆听小溪的急湍清流潺潺漱石而去。
我们再度上路,转晴的阳光在九华山下的平原上迎接我们。昨天下午,参加池州杏花村诗会的各地诗人,在九华山中困于阴湿的雨雾,更苦于脚下的滑泥,对于黄山之行实在难寄厚望。此时的九华山———不,我们已转到了九华后山———在转晴的远景之中,巨幅的石壁半露筋骨,半掩在苍郁的林木之下,笔墨丰沛,令人想到黄宾虹蓬勃的画面。九华后山青黛连绵的阵式,倚老兼而倚天,庄重得令人起敬叶沉香,但是山麓的平畴上,一望无边,黄艳艳令人目眩,一排排密密麻麻的队伍,黄旌黄旗擎得那么整齐的,却是生气鲜活的油菜花田。对比之下,很像肃容端坐的老辈膝下,嬉戏着,喧闹着那么一大群孩童。
弱水领着我们越陌度阡,步入菜花深处,近前嗅时,一片花香袭人如潮,饱饫肺腑。我不禁怀念四川田畴的土埂,纵横交错标错参,蜂忙蝶乱的情景。九华山迤逦青阳县境,弱水引我们深入这一片魔幻的花香,等于不落言诠地带我们探入他童年的梦境。细圆柱形的绿茎,像精灵世界的廊柱,把盛开四瓣的黄花托到高齐人胸,满田的活力与生机,把春天闹得不可收拾,谁说皖南就不是江南呢?至少施闰章、黄宾虹、胡适之ca4186,一定不会甘心吧。
花已如此,人岂不然。皖南的三日车程,这样的油菜花田不断拍人脸颊,令我们左顾右盼,简直应接不暇,更想起当年自己做村童的时候,也曾经坐拥一亩亩的黄金,富可敌城。那天正是清明节前一日,缤纷的春色倒也不让菜花独占。
嫣然羞赧的桃花,白得患洁癖的玉兰,璎珞成串的樱枝,加上山茶、迎春和海棠,而只要近水,更袅娜着翠雾一般的倩柳。童年的记忆在都市的尘灰中久已失色,那几天竟又苏醒了过来。

车过九子岩景区大门,我们停下来稍息。弱水正为大家指点风物,忽见檐影燕尾之下,衬着九华山披麻皴法的远景,有一块米色整石,长近三丈,像剖成一半的不规则椭圆,覆盖在青草场上。石上坐着几个女孩,约莫十三、四岁,正在谈笑。后来又有一个女孩,似乎更小,却领着一个四、五岁的小童爬上石顶。我们觉得有趣,便向巨石走去。这才看清原先的四个女孩一律短发垂颈,额前全留着刘海,半蔽的脸蛋都圆浑饱满,两颊红润桑妮·黎翁,眼神灵活。显然都是住在附近的中学生,在星期天的下午,泡在一起,懒懒地享受着彼此的活力和稚气。弱水和她们搭讪起来,又问她们读几年级,原来都是“朱备中学”的初中学生。
这些逍遥的村姑,问答之间毫不矜持,也略无羞怯。弱水终于问她们,课本上有未读过《乡愁》。回答是有。弱水指着我说:“作者就在这里。”她们笑得有点不信。弱水说:“不信,你们就下来合照张相,去问老师好了。”她们果然动摇了,一起溜下石坡,来跟我们合影。
我们重新上路心海e站,我却十分感动。真羡慕这些无忧的孩子,后有九华巍巍的靠山,前有春色无际的油菜花田,功课压力显然还轻,青春的活力一时还挥霍不尽,梦的翅膀还没有长齐,乡愁更无从说起。弱水告诉我,这一带曾经是朱元璋大将常遇春备兵之地,后来又跑过长毛,躲过日寇。但目前皖南这一带,包括宣州、池州、徽州等地,显然都安宁而且小康:九子岩那几个女孩的一幕,给我的保证胜过整本宣传的小册子。
沧桑感当然还是有的頔怎么读。抵达杭州的次晨,弱水带我们游西湖,只说他们是长干同里。之后在皖南的三日车程,他倒是讲了不少故乡的事。在龙口见过了他的表亲,终于在一泓清冽的湖边停车,他介绍该地叫牛桥,令人不禁联想到牛津、剑桥。接着他若有所思,说当年他就是在这水底和未来的妻子相会。怕我们不解,他又说这一带原是山坳间的村墟田畴,后来筑湖,便落到波下去了。这真是写诗的好题目,也可见所谓乡愁不全来自地理,也是岁月的沧桑造成。
皖南三日,活动很多,难以细说。池州的诗会上见到不少大陆的诗人,见到舒婷和陈仲义尤其高兴。媒体访问,总爱问我以前去过安徽没有。我差点要说没有,却记起了一件事情,证明和安徽还是有缘的。那是1946年仲夏,抗战胜利次年,我才十八岁,和母亲搭了一艘小火轮,从重庆顺流东下,出三峡,泊武汉,回南京的途中,也曾在安庆上岸。后来在《塔》一文中,我如此追叙:“舣泊安庆花烛错,母子同登佛寺的高塔,俯视江面的密樯和城中的万户灰甍。塔高风烈。迷蒙的空间晕眩的空间在脚下,令他感觉塔尖晃动如巨桅,而他只是一只鹰,一展翅一切云都让路。万代丸”
我告诉记者,那佛寺正是迎江寺,而塔,正是振风塔。

长按左侧二维码识别
关注灵秀青阳公众号

推荐您阅读更多有关于“”的文章

文章归档